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管理
编号:11718776
从“看病难”到“得病难”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日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2008年第12期
     11月14日是今年医改新方案向公众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据互联网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新浪网进行的一项题为“你怎么看待新医改方案”的调查显示,1/4的被调查者反映“看不太懂”,40.8%的人表示对医改新方案实施效果不乐观,更多的网友则是抱怨向公众征求意见的一个月时限太短。

    藉着多年在政府机关从事政策研究的功底,笔者把《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研读了三遍。实话实说,全文13521字,语句简明,观点清晰,逻辑严谨,论述全面,并无晦涩难懂之处。比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立足当前,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入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让监管人员易于掌握。”讲得明确,说得实在,不该有人看不懂的,更多人可能是没有从中读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而已。

    其实不然,笔者注意到“新方案”中已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不可轻看这段文字,笔者以为这是新方案中最明确、最闪光的亮点。让更多的百姓不得病,让更多“得不起病”的人不得“富贵”病,把“看病难”变成“得病难”,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医改终极目标的必由之路。

    话说回来,“看病难”是现实,“得病难”能实现吗?

    不妨告诉您一个事实。今天,导致九成以上百姓死亡的有十大原因,它们几乎也是引发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十大疾病。这十大疾病和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密切关联,是每个人自己可以调控的。而且十大疾病的长成都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比如排位前三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即使你有父母遗传因素加上周围环境的“配合”,没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个人“努力”要得其中某一种其实是不太容易的。如此说来,“得病难”并非是一件难事。特别是那些害社会精英英年早逝,使夕阳晚年痛苦相伴,让致富农民重返贫困,令平民百姓难以负担的慢性病、多发病、“富贵”病、“受罪”病,其实是完全可以不得的。“看病难”已是困扰政府和民众多年的痼疾,“得病难”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捷径。解决“看病难”是下游抗洪抢险,激励“得病难”是上游植被保护,抗洪抢险当然义不容辞,植被保护更是千秋大计,防患未然,让更多的人“得病难”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 http://www.100md.com(璧 昭)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