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713073
抗病毒治疗对低病毒载量的乙肝ACLF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曾宝芳 贾玉成 王秋月 李慧贵
第1页

    参见附件。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及由于慢性乙肝肝炎疾病引起的肝衰竭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者的重视。通过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乙型肝炎DNA的复制,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减缓或减少患者进行肝移植的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本院ACLF患者84例进行分组研究。其中男性58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46.3±9.2岁;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低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组、低病毒载量未抗病毒治疗组,每组42人。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社会背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84例患者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肝衰竭诊断标准,[2] 即确诊为低病毒载量的肝衰竭患者。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护肝、支持、改善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方面的综合治疗。低病毒载量未抗病毒治疗组不作任何其他治疗。低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口服拉米夫定,用药量为每天100毫克,空腹服用,连续进行两个月治疗并对治疗后的生存率进行相关分析。

    1.3治疗过程的监测指标

    1.3.1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3.2血液监测,如白细胞总数分类、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1.3.3肝功能监测,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游离总胆红素等

    1.3.4肾功能监测,如尿素氮、肌酐等。

    1.3.5血清标志物、乙肝五项检测、乙型肝炎DNA定量检测。

    1.4患者疗效判定标准:出现肝功能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在正常范围之内,肝腹水消失或减退等现象即说明患者病情好转。

    2结果

    治疗情况分析,见表1。

    通过表1显示,低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组在同一疗程时间内的治疗效果远大于低病毒载量未抗病毒治疗组。

    在治疗两个月后低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组的患者中有34例病情出现好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