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201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657708
重症脑卒中病人的急救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药物与人2014年第6期
     摘要:

    在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的今天,掌握重症脑卒中病人的急救护理在急救医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叙述了脑卒中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阐述了脑疝发生的先兆,从而为急救中采取紧急护理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体现了急救护理在重症脑卒中病人急救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227-01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属于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和软化。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疾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加,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年化剧增,均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增加,在急重症疾病的临床急救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故而,对于重症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的密切观察,有效的护理,在临床急救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重症脑卒中病人79例,其中脑出血者48例,脑梗死31例;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最大者93岁,年龄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54.6岁。

    2 病情监测

    2.1 意识状态的判断:对脑卒中的病人意识的监测是比较重要的观察指标,意识障碍的有无与轻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轻重,并且由于病因和个体的差别,意识障碍的变化规律不仅相同,在抢救记录过程中还应客观的描述意识障碍的阶段,还需对一、二项表现如语言、痛觉反应等在程度上加以准确的记录。

    2.2 瞳孔的变化:观察瞳孔时要做到两侧对比,准确地、动态地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对光反射的变化。当动眼神经受到刺激时,表现为瞳孔缩小;而动眼神经受压迫时,表现为瞳孔散大,必须根据病情决定观察的间隔时间。

    2.3 生命体征的监测

    2.3.1 体温:必须掌握中枢性高热的特点与感染性高热的鉴别。其特点是无汗,体温昼夜改变不大,无相应感染症状,脉博慢,对解热药无效,但对激素有效。

    2.3.2 呼吸:及时地鉴别呼吸道梗阻与中枢性呼吸衰竭。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

    2.3.3 血压和脉搏:当颅内压升高的早期,病人血压升高是机体为了保证脑的血液灌注而采取的保护性反射,表现为脉搏减慢,脉压增大。如不进行相应的处理,往往出现潮式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速,最终呼吸停止。

    2.3.4 脑疝的观察:掌握各种症状,以鉴别脑疝的种类;小脑幕切迹疝与枕骨大孔疝虽同为颅内压增高的危险情况,但小脑幕切迹疝的症状要比枕骨大孔疝明显,易于识别;枕骨大孔疝则因缺乏特殊症状尤其应引起重视。

    小脑幕切迹疝的病人,因脑组织压迫中脑(其内有主管人意识的网状结构),并压迫动眼神经,病人表现为意识不清(从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并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由于枕骨大孔疝所处的局部解剖位置决定的,在枕骨大孔疝出现的早期即可累及生命中枢,所以在病理改变并不是很重的时候,病人即已死亡。

    3 主要护理措施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和窒息,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口鼻分泌物,建立有效呼吸是抢救的基本环节。并常规予以氧气吸入。

    3.2 掌握降压的时机:如血压在150/90mmHg,可不进行降压,以免影响脑组织灌注,如超出此标准可缓慢的降压。

    3.3 脱水药物的使用与疗效观察:20%甘露醇为渗透性利尿剂,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应均匀的分配用药时间,以保证颅内压波动幅度不大,但此药对肾功能损害大,应密切监测肾功能。

    3.4 降低脑组织的氧耗: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床头抬高15-20°,出血性脑卒中予以冰袋头部降温,缺血性脑卒中则不能采用头部降温。保持环境安静、安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3.5 生活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昏迷或吞咽有障碍者,发病第2-3天应遵医嘱予以胃管鼻饲。同时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和大小便护理,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指导和协助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掌握病情动态进展,向患者及家属及时交待病情,以争取理解,减少误会,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成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2~626 (王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