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2014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722286
不孕女性心理障碍的原因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药物与人》2014年第7期
     摘要:目的:探讨不孕女性心理障碍的原因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352例不孕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不孕女性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理专业的职责是如何帮助病人维护其整个身心健康,其中心理护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对患者克服紧张情绪,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提高妊娠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不孕;心理障碍;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22-01

    ⑴凡夫妇婚后同居2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怀孕者,或曾有孕育而后2年以上未再孕育者,均称为不孕症。前者为原发性不孕症,后者称继发性不孕症。造成不孕症的原因很多,脑垂体、卵巢、子宫、输卵管等病变均可导致不孕,给许多幸福和睦的家庭带来很大阴影。我院不孕症门诊自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对反复求治的不孕症患者352例进行心理测试,其中31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占89.3%。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障碍与其年龄、职业、婚龄、不孕年限、对待不孕所持的态度、性生活满意度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主要体现在自卑感、心神不安、精神紧张、社交减少、对生活缺乏兴趣、焦躁多怒、不愿或忌讳与他人交谈生育方面的事情。女性长期不孕、特别是经多方治疗没有效果,常常导致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随着婚龄延长、年龄增大,心理上的压力更加沉重,精神压力进一步加重,而愈来愈缺乏治愈的信心

    不孕症是女性的常见病,尽管结局仅仅是不能生育,但其病因是相当复杂的,既可能是器质性病变,也可能是功能性障碍,更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在相当一部分患者中,所重视的是器质性病变,轻视的是功能性的疾病,忽略的是心理性障碍。不孕或怀孕失败带来的挫折感会使受孕变得更加困难,形成不孕—抑郁—不孕的恶性循环。使情绪长期处于忧虑、失望和郁闷状态,出于生物自我保护的天性,身体会阻止怀孕。

    人是具有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生物和社会实体,人的心理活动不仅可以影响心理功能,同时也会对人的生理功能如大脑活动、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等产生影响。女性特有的内分泌系统调节着月经、妊娠、分娩等各种生理过程,同时也影响着情绪活动。心理障碍导致不孕,同样也是疾病,同样需要精心治疗。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方面的障碍,对于患者来说更痛苦、更麻烦、更需要尽早治疗。应当说明的是,女性不孕症心理状况与精神承受力及性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高神经质、高精神质、性格内向的患者所表现的心理压力尤为明显,这一部分患者所表现的症状明显,病程较长。大量临床资料证明,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发生障碍,往往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排卵功能障碍,形成越想怀孕越难以怀孕的局面。心理治疗的方式是多方面的,既要靠大夫,也要靠家人、自己。

    不孕症患者大多有着相同的求医经验,辗转多个地区,无数个医院,无数次的检查,服用药物,也承受了多次失败对心灵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对她们的不幸表示同情,然后用美好的语言和行动去关心、体贴、安慰她们,转变她们的不良心态,同时不可忽视家人,特别是丈夫的作用。要耐心的向其家属宣传相关知识,讲解科学知识,使患者及家属得到心灵上的安慰,消除顾虑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医护人员配合,顺利完成各项诊疗工作。

    对于不孕症患者,要尊重她们、关心她们、体贴她们,平时不议论有关不孕之类的话题,家人更不宜有意无意地埋怨、斥责、挖苦,更需要的是开导、鼓励、帮助,这样不仅仅有利于患者康复,而且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同时患者自身也应当提高“免疫力”,在心理上保持健康,减少疑虑、烦恼、自责、不怨天尤人、不讳疾忌医、不钻牛角尖。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认识上的提高,而认识上的提高就需要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每次患者就诊时,要热情耐心接待患者夫妇,认真做好生殖相关知识宣教工作,耐心细致地告知他们治疗过程中的要点,使患者与家属对治疗过程有更多的了解,对治疗有心理准备。同时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多的接触患者,增加她们的归属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消除孤独、紧张、恐惧的心理,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顺利完成治疗。

    随着现代社会精神物质文明的发展, 妇女一方面背负着家庭的重担, 另一方面处于节奏快速、应酬频繁的激烈社会竞争中, 心身承受着巨大压力,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更使新的心理适应问题产生, 使妇科心身疾病发病率迅速上升, 成为影响妇女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减少或减轻不孕症患者心理障碍,不仅可以提高自然受孕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确是一个值得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欧阳惠卿 《中医妇科学》第六版 (韦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