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2014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712651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日 《药物与人》2014年第7期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大出血最重要的指标是活动性出血。判断活动性出血应综合分析,除出血症状与相关体征外,特别是血压与脉搏的反复测定,直至恢复正常或趋定,患者一般情况明显恢复,方可认为无活动性出血。有下列表现者,应认为有活动性出血,①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积极补充血容量仍未见改善,或一度好转又很快恶化。②在补液量和排尿量足够的情况下,原无肾脏病变的患者BUN持续或再次升高。③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血中网织红细胞持续升高。

    对于急性大出血患者一经判定有活动性出血,要立即实施急诊介入手术,急诊介入手术尤其适用于出血来源不能明确定位患者、晚期肿瘤患者、暂时不能耐受麻醉与外科手术患者、全身情况太差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患者、不接受外科手术患者。消化道大出血、产后大出血、腹膜后大出血部分病例病情十分凶险,稍有迟疑,就有可能失去介入手术时机,笔者在工作中也遇到在反复判定患者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失去治疗机会。内科抗休克和止血治疗虽能减少出血量、降低危险性,但绝大多数患者不能达到永久止血目的[6]。急诊外科手术风险极高,术后并发症多,主要适用于出血来源定位明确、病灶适合切除的患者。随着介入栓塞治疗在动脉性出血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明显降低了急诊外科手术率[7]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