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天地》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113929
“吊瓶子”的来龙去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健康天地》 2011年第5期
     注射给药是“舶来”之技

    除了伤科有敷药、喉科有吹药(吹些药粉在喉部)的方法外,我国传统医学用药历来是口服的。药物和食物一样,从嘴里吃进去,经消化吸收发挥治病作用。古代西方医师,大致也是如此。

    注射给药是在化学制药兴起、能提纯药中的有效成分,并且弄清了这些药物在人体内的运输、作用、转化、排泄之后才出现的。所以,注射给药应该算是舶来之技。注射给药和传统的用药方式大不相同。而且,注射给药早期多用于抗菌治疗。比起我国传统医学来,它的疗效更快。因此,注射给药方法传入我国后,大受国人欢迎。

    常见的注射给药方法有5种,即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体腔内注射。在特殊紧急情况下,还有动脉注射和心腔内注射。静脉注射还有静脉推入与静脉滴注之分。根据病情和所用的药物,不同的注射方法各有其应用规定。

    “吊瓶子”的由来
, http://www.100md.com
    静脉滴注原本用于将大量液体输入病人体内,用来解救身体严重缺水又不能饮水的病人。最典型的应用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流行的霍乱病。

    得了霍乱的人上吐下泻,身体水分尽失。直到血液循环衰竭,最终死亡。由于病人不断呕吐,因此无法通过饮水来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自从有了静脉滴注方法,可以输人大量液体。加上抗菌治疗,霍乱病人才得以治愈。

    触类旁通,因为食管癌或其他疾病不能进食造成身体缺水的人,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正因如此,早年医学界都称静脉滴注为“补液”。就是给身体补充液体的意思。输入葡萄糖水可以给人体提供一定的能量。如果再输点盐水,还可以补点盐分。假如再加点维生素c,似乎已经可以代替饮食了。要是再输点蛋白,这“饮食”就更丰盛了。于是,静脉滴注的对象扩大到了不一定十分缺水,只要是饮食方面有些障碍的病人都可以采用的一种“支持疗法”了。

    这些液体直接进入体内,避开了胃肠吸收的环节。如果治病的药物也用这种方法,岂不是直接又快速?谁不希望有病快好?于是。凡能溶于葡萄糖水或盐水的药物都被用来静脉滴注了。
, 百拇医药
    这些病人并不缺水,不需要“补液”。医生们就改称为“输液”。民众把静脉滴注叫“挂水”。或者更形象地称为“吊瓶子”。瓶子一吊,病人和家属就安心了,医生也觉得尽责了。

    1年吊了105亿瓶

    500毫升一瓶的葡萄糖水或盐水,一天吊个4~5瓶是常事。一些慢病患者吊上十天半个月也是常事。尤其令人不解的事是,很多人感冒也要“吊瓶子”。只要有点发热,甚至不发热也“吊瓶子”。还有就是一些老人要定期“吊瓶子”,说是“疏通疏通血管”……

    以前,我国传统医学有“悬壶济世”之说。就是在家门口挂一个装药的葫芦,作为医生的标志。现在,我国的大小医院、民营诊所,不分中医西医,甚至连“无证行医”者都在那儿给人“吊瓶子”。

    据报载,我国每年要吊105亿瓶,平均每人每年吊8瓶。远远超过全世界的平均水平2.5~3.3瓶。
, 百拇医药
    这说明我国民众身体都缺水?当然不是。说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达?也不是。说医院为了赚钱,尽给病人“吊瓶子”,其实也不尽然。一瓶葡萄糖水或盐水也值不了多少钱。中国的医疗部门大量使用输液治疗与医患沟通不畅有关,与观念陈旧有关。

    一旦得病,病人心急,家属焦躁,希望病早点好。加上中国的病人对医生普遍不信任。生病之后,他们既要找医生看,又唯恐医生不尽心。于是,日子久了,医生也就有了对策:给你吊上瓶子,用最快的速度给药。这样一来,还能说医生不尽心吗?病人对吊瓶子“认了”,医生也就觉得对病人尽责了。

    “吊瓶子”用药,岂能随意?

    问题是,从静脉里输进去这么多水,有这个必要吗?如果病人不缺水,这些水进去有没有问题?人体的循环血液总量约3500~4000毫升。现在又输进去2000毫升。血循环量一下子增加了50%~60%。虽然在输入的过程中也通过排尿等排掉了一些,但是,这终究是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增高了血压。一般人或许问题不大,对于那些心脏功能本来就不是很好的人或是年老体弱的人,就有可能造成心力衰竭。尤其是输入过快时,危险更大。
, 百拇医药
    有人说,输进去了葡萄糖,有营养作用。其实。一算便知,输2000毫升5%的葡萄糖,病人实得的葡萄糖才100克。吊在那里十来个小时不能动弹,得到的营养才相当于喝了3两米粥。还有,糖尿病患者不适合输葡萄糖。如果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把葡萄糖输下去就麻烦大了。

    人的消化道是为进食而存在的。如果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完好,自然没必要从静脉里输进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药食同源”。药物要在人体内发挥作用,也应该经口而入。当然,有些生物制剂另当别论。比如胰岛素之类,口服后进人人体就会被消化液破坏,不宜口服。有些药物,例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药,为了避免口服吸收后被分解失效,应该采取注射的办法,也是合理的。不过,此类药物大多采用肌内注射就足够了。一些抗癌药物肌内注射局部刺激过大,应该采用静脉注射。以20毫升葡萄糖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由静脉缓缓注入即可。

    必须“吊瓶子”用的药实在不多。至于中药,从张仲景到李时珍,用药都是口服。中医辨别药性的升、沉、浮、降也是以口服、吃在胃里为准的。要是把中药放在瓶子里吊下去,一下子进人血液循环,从头到脚都有。升麻在头,无法再升。沉香在脚,无处可降。中医用药有君、臣、佐、使的药物组方,方能奏效。如今瓶子里只吊进去一两位中药,即使提取了有效成分,恐怕也是孤掌难鸣。

    当然,在给病人输入必要的液体。一定的营养支持,特殊药物必须经静脉点滴给药,紧急救治等方面,静脉点滴仍然是十分必要和不可替代的。

    世上的事,常常有利有弊。趋利避害应该是人的理性行为。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人命关天,应当慎之又慎。“吊瓶子”用药,岂能随意?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为什么要向血里掺水?, 百拇医药(杨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