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茶·健康天地》 > 2010年第9期
编号:12020914
流传百年的经典小吃——岐山臊子面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0年第9期
     小吃风味

    陕西人爱吃面,也会做面,面条的种类、花样数不胜数,做法、吃法也多有差异,仅臊子面品种就多达数十种,令往来陕西的外地人惊诧不已,连声称绝。尤其是关中西部的“岐山臊子面”,更以其独特的做工和色形味俱全的美学意义,被各界人士称道。

    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入口柔韧滑爽。在民间,“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光吃面,不喝汤”15个字就非常形象地概括出岐山臊子面这一美食的绝妙诱人之处。

    来历传说

    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既细又长、厚度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究其历史渊源,臊子面的始祖其实是唐朝的“长命面”。《猗觉寮杂记》说:“唐人生日多俱汤饼,世所谓‘长命面’者也。”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说:“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在那时,像面条这类的食品,都叫“汤饼”。而刘禹锡所说的“汤饼”,就是“长命面”,在当时是招待朋友、客人的上好食品。

    据说,苏东坡在陕西做地方官时,也非常喜欢吃这种面条,并且写了“甚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的诗句来赞美它。

    那么,为什么“长命面”又改叫“臊子面”了呢?这里有个民间故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