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066416
培养性别意识从幼儿做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大众健康》 2011年第1期
     在一些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女士洗手间里,有时会看到三四岁的男孩紧跟着母亲出出进进。这不免会让一些女性感到尴尬,甚至让她们对孩子的母亲冷眼相对,恶语相向。

    3岁前性别意识模糊

    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一般来说,3周岁以前的幼儿性别意识模糊,但4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开始知道男女之间的差别。因此,有些幼儿园会有意识地组织孩子们一起讨论“喜欢什么样的男孩或女孩”,借此在孩子们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健康正确的性别形象。

    幼儿心理学专家鲁杰曾有过这样的分析,大约两岁半到3岁左右的孩子应该开始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这时如有人把女孩叫成“小弟弟”,她会感到不安,甚至会纠正别人:“我不是男孩儿,我是女孩儿。”但这时孩子还并不理解,性别标志着某一大群人都具有的相同的特性,只知道性别是和名字一样的东西,是属于自己的。

    3岁后应培养性别意识

    3岁以后的孩子主要是通过一些外在的特征,如头发的长短、衣服的花色等对别人进行性别辨别,而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总被遮盖着,所以很少被幼儿作为判断的依据。业内人士说,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养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性别意识;对于那些对性别已有较清晰认识的孩子,应该注意加强他们的性别意识。

    作为父母、老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生殖器官和我们的眼睛、鼻子、心脏一样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器官。孩子是天真无邪的,较早地让他们知道一些性别知识,要比他们自己去慢慢琢磨要好得多。

    父母是性别角色的榜样

    从幼儿开始,父母就是他们一个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因为在日常生活的身体和视觉接触中,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身上发展对异性的信任。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一般来说,人从一降生,就因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和教育。

    首先,给男孩儿起的名字常常表现刚健、勇猛,给女孩儿起的往往体现柔美、秀丽;其次,在服饰上男孩儿剃短发、穿裤子,女孩儿留长发、穿裙子;做家长的会给男孩儿买刀枪玩具,而让女孩儿玩布娃娃。所有这些都是家长在进行有意识的性别教育,给孩子灌输性别角色观念。所以,家庭和父母是一个人获得性别角色观念的第一条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如果儿童时期性别角色认识错误,那么到了青春期以后就容易产生错误的性意识,甚至出现性心理变态。

    家长应及早注意孩子是否存在性别偏差,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于自己性别的状况,就应该及早加以引导,改善孩子成长的环境条件,在孩子4岁以前就应当努力帮助孩子矫正性别偏差。, 百拇医药(朱闻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