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096522
百年风雨老药铺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大众健康》 2011年第4期
     在中国神秘而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无数有治病保健功效的药材。古代的医生就是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百姓治病疗疾的。一开始,他们行医多居无定所,每到一地,多是自己采药、制药、备药,医药不分。后来,随着游医的定居,药铺便应运而生了。

    (图20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内复原的民国时期老药铺全景、图21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内复原的民国时期老药铺侧景)

    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药铺

    最早的药铺是以看病为主,售药为辅;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为以制药、售药为主,并在店内设有坐堂医生,医药开始分离,药铺的雏形就基本形成了。

    宋代的药店已经非常发达了,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的大街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中药铺。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巨幅长卷绢本《清明上河图》中有多处涉猎于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所绘的药铺诊所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北宋的医学成就。(图1河南开封清明上河苑)

    《清明上河图》中尤以一处药堂最为醒目,这就是中间上书的“赵太丞家”,此店堂门前立着高大的市招:“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大理中丸医肠胃冷”。由此可知,赵太丞家是专门诊治酒食所伤之脾胃病和专营此类药物的专科诊所。这反映了宋代京城医业分科已十分精细。匾牌著有“本堂法制应症煎剂”,以便招揽“顾客”。隔壁房内,买药人牵着一头驮药的驴子正要离去。还可以看到,买药处以柜台把买药人和卖药人隔开,与现代的中药店堂柜台形式非常接近。

    百年老店相继创于明清

    然而,宋代的药铺虽多,但能够延续下来的几乎一家也没有。现代的百年老店,全是明清以后相继创业的,虽然经历了百年风雨,至今仍驰誉中外,置身于街市。“鹤年堂”、“同仁堂”、“胡庆余堂”、“陈李济”、“雷允上”……那一方方悬挂在门楣上的扁额,蕴含着太多令人遐思不已的隐秘。溯本追源,这些老药店之所以久盛不衰,是有他们各自的经营诀窍和产品特色的。

    鹤年堂

    (图2鹤年堂-库房、图3鹤年堂门面、图4鹤年堂-工作间、图5鹤年堂药目)

    翻开清乾隆23年(1758年)版本的《鹤年堂药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