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09897
毛巾温水理论遇尴尬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大众健康》 2012年第11期
     我大女儿在姥姥家长大。一岁以后,女儿每年总要发几次烧。每一次,我会给妻子打电话,告诉她用温水或酒精擦浴,吃四分之一片扑热息痛,买些孩子喜欢的饮料之类。但几个小时之后,我总会得知,女儿已经住院,正在打着点滴,托了关系,医生给用了最好的“消炎药”。大家都会宽容我这个不在身边的医生。但有时候,恰好碰上我探亲回家,女儿又发起了烧,家里的气氛便会紧张起来。我不让孩子去医院,姥姥、大姨、二姨、三姨……便轮番来做思想工作。妻子看女儿烧得满脸通红,我却仍然“死犟”,便会勃然大怒。最后,我都得乖乖地抱着女儿去医院,看着护士满头大汗地给她在头上、手上或脚上找血管,不停地夸赞女儿勇敢。

    小女儿出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家,我荣升了家长,而且在外面,也有了些医学上的“名气”。小女儿第一次感冒发烧时,我软哄硬劝,获得了妻子的许可,自己当上了主治医生。我用的治疗药品是毛巾、温水、故事书和动画片,结果,小女儿的烧退得比大女儿哪一次都顺利。妻子因此成了我的同党。以后孩子们感冒发烧,亲戚们焦急地打来电话,叮嘱一定要去医院打点滴,我们都会回话安慰说已经打了,用的都是最新的消炎药。这些年来,两个孩子感冒发烧,我们最多去药房买几片扑热息痛,从未去过医院。

    令我沮丧的是,虽然20多年来,我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这套毛巾温水理论,但似乎只获得了我妻子一人的认可。

    10多年前,我曾在急诊内科工作3个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