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8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270432
糖友须警惕两种急性并发症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日 《大众健康》2018年第11期
     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是两种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和家属了解相关的预防方法,有助于避免此类急症的发生。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低血糖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时,由于肝脏功能差,肝糖原合成障碍等因素使血糖不易控制,若进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阶段,患者需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血糖降低并出现饥饿、心慌、乏力、出汗等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重症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治疗方案:

    出现低血糖时,如果患者清醒,可以进食,推荐进食碳水化合物,口服15g~20g葡萄糖。如果无法进食,需静脉注射葡萄糖25g,在患者能够安全进食时,尽早进食,连续监测血糖变化,并及时调整患者的降糖方案。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低血糖发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血糖控制应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也应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病、并发症、依从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2.进行患者管理和教育。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要了解低血糖的病因与症状,轻度低血糖应及时处理,防止发展为低血糖昏迷。规律糖尿病饮食;掌握自身使用胰岛素剂型,避免用错剂型及剂量;胰岛素注射后要按规定进餐,禁止胰岛素注射后空腹;胰岛素注射期间,两餐之间需要适量加餐;此外要做到定期检查血糖,避免自行增加胰岛素剂量,需定期在内分泌科随诊调整降糖方案。3.及时发现及治疗潜在影响血糖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异常,胰岛β细胞瘤,肾功能不全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即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胰岛素严重不足,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最终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高尿酮、脱水、电解质紊乱,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未经良好治疗者,也可由感染、應激状态或精神因素诱发。

    治疗方案:

    此类患者需进行住院监测治疗,进行补液、使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去除诱因、处理并发症。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酮症酸中毒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早期诊断及治疗糖尿病。2.增强对酮症酸中毒症状的早期识别。3.积极控制感染等诱因。4.对患者进行管理和教育:1型糖尿病不能随意停用或减量应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理用药,在应激时密切监测血糖、尿酮等指标,到内分泌专科定期就诊。 (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