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8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65806
我们欠自己一次防癌筛查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日 《大众健康》2018年第12期
     著名前央视主持人李咏于2018年10月25日因癌症去世,年仅50岁。李咏妻子发文:“永失我爱!”作为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欢笑的快乐使者却英年早逝,不禁让人扼腕叹息。讳疾忌医的年代早已过去,让我们重新梳理肿瘤的易患因素和防癌知识吧!

    理化、病菌, 您中了几招

    物理因素:大剂量的暴露于放射线、紫外线下,接触放射性物质;进食过热的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

    化学因素:长期接触或食用致癌物质,如烧烤、吸烟等产生的苯并吡,腌制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菌。

    病毒、细菌因素:EB病毒(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員)、幽门螺旋杆菌、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肿瘤会遗传,我们有早筛

    有人会说:“得不得癌,就是命中注定呗。”的确,很多肿瘤均具有遗传性或家族聚集性。但并非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就难逃肿瘤的厄运。早筛、早诊、早治,是我们抗击肿瘤的重拳。有些癌前病变、早期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让很多人离健康越来越远。所谓“年轻无极限”,不是让人们可以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吸烟、酗酒、肥胖、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免疫力底下,反复感染,这些都是恶性肿瘤的致病因素。不要说,为了工作而拼搏,可以暂时放弃健康。失去了健康,一切归于零!

    健康体检不等于防癌筛查

    许多人会说:“我们单位组织健康体检了,我就不用做防癌筛查了吧?”健康体检的项目、种类千差万别。因此,健康体检不能完全替代肿瘤专科的防癌筛查。专科检查会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史及既往疾病,进行个体化的专业性筛查。

    感谢快乐大使,把欢乐留给了我们。也愿他能为我们敲响警钟,珍爱生命,远离肿瘤! (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