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893048
再说“养生之道”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09年第2期
     衣食无忧使人们自我保健需求不断增加,健康人生的话题一时成为了社会上的热门。是不是没有生病就是健康了,答案恐怕并不简单。例如,虽然医学检测指标还都在正常范围内,却无精打采,浑身没劲,吃饭不香,头昏脑涨,感觉不舒服。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仍然享受不到健康生活的快乐,要改变它的确需要总结和积累一点“养生之道”。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上工治未病”的故事。高明的医生在你未酿成疾病之前即着手调理,这很像现代医学强调重在预防的理念。所谓“养生之道”就是要随时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并适时、适当地加以调整,使人少生病或者不生病。

    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水平,已经在探索运用“基因工程”来防病治病,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健康带来了福祉。但是,正如西方的一位哲学家所言,“养生有道,非医学的规律所能尽”。所以,在2002年美国医学会年会致辞中称,“如果病人得病后才找医生,医生能给予病人的帮助已经很有限了。即使治好了,病人也不能恢复到和病前完全一样,天衣无缝”。健康人生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拓展到社会的、心理的乃至于哲学、文化层面,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本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医养生学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与大自然和谐共存首先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一年有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体的内环境也会随着四季而变化,就如同落叶的乔木,春季生发,夏季生长,秋天收获,冬天贮藏,与天地四时的生、长、收、藏相一致。我们的生活习惯若与其相逆,就容易生病。影响健康的因素无非是身体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虚、实、寒、热”都会导致疾病,于是就有“不通则痛”、“头昏耳鸣”等等症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当身体保持阴阳平衡状态,达到“阴平阳秘”,那么外邪(风寒、湿热等等)就很难侵入了。

    人的体质禀赋千差万别,诸如饮食、运动、医药等等,最适合于你的才是最好的。《黄帝内经》中说“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而去。”……养生之道大矣,知而行之持以永久是其道也。, http://www.100md.com(一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