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094522
以道家居心,做儒家事情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11年第5期
     世界文坛的一颗巨星于2009年7月11日陨落,他就是一代鸿儒、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一生与文字结伴,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他精通12国语言,其中包括印度古典梵文和曾经失传的吐火罗文。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季老著作等身,学贯古今,其造诣令人难以企及。

    他98岁高龄辞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国学财富,还有深刻的养生智慧和人生哲学。

    勤业养生

    季羡林曾说自己“少无大志,没想过做学者,就想能找一个工作,能有口饭吃。”看书、写东西是生活第一需要,一天不写东西,就像犯罪。每天三四点钟就起床工作,他都忙碌了四五个小时了,别人的一天才刚开始。

    74岁时,他接到吐火罗文残卷,经15年潜心研究,终于修复残卷,让这一失传的文字起死回生。他83岁时,为了撰写《糖史》,每天骑车往返于图书馆和家,夏天40多度高温,冬天冰雪满地,都无法阻挡。他翻遍了与糖有关的资料,终于在1996年完成了上下两册、80多万字的《糖史》。作为造诣精深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散文家,在长达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海内外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有着崇高声誉和重要地位。

    做学术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说一句空”,这是季羡林的学术哲学。他从17岁开始写散文,几十年笔耕不辍。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