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152782
业余玩风筝,其乐也融融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11年第11期
     今年5月,在北京市东城区举办的“同仁堂首届工艺品大赛”上,伊子余的“寿字挂钱剪纸风斗式”风筝获得银奖,并成为同仁堂从一千多件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收藏的四件藏品中的一件。这件作品以挂钱剪纸为基本图形,中间篆书“寿”字,两旁嵌入同仁堂楹联“同气同声济民济世,仁心仁术医国医人。”整幅作品看上去端庄大气,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老北京城里的风筝迷们

    《红楼梦》中,曹雪芹数次描写了大观园中贾宝玉和众姐妹们放风筝的情景:“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由此可以看出,那时的风筝已经是制作精美,五花八门了。

    春天是放风筝的季节,高鼎在诗句中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东风一起,老北京城的老老小小,无论贫富,都喜欢拿上个风筝找片空地放,有钱的人家买的风筝又大又漂亮,没钱的人家自己扎个“屁帘儿”,虽然不好看,可未必没有漂亮的放得高。
, http://www.100md.com
    风筝放起来了,无论多高多远,都不能收回来,要把风筝线剪断。因为在以前,风筝是忌讳之物,放风筝就是放晦气,让剪断线的风筝随风飘去,意味着把一切不好的运气全部送走。老人们还会告诉孩子,遇见被剪断的风筝,千万不能捡回家去。《红楼梦》中李纨劝黛玉:“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

    老北京的风筝做工十分讲究,分为扎、糊、绘、放“四技”。由于八旗子弟的好玩善玩,也为老北京的风筝抹上了一笔精致富丽的气息。南城讲究大沙燕,北城好放黑锅底,因为北城的满族子弟多,崇尚白色。黑锅底就是两只花纹一样的风筝,一只为黑的地方,在另一只上则为白。

    新中国成立后,老北京逐渐形成了曹氏、金氏、哈氏、马氏、刘氏等风筝派别,而伊子余老人的父亲,当年便是拜于马晋老师的门下。马晋是我国著名画家,擅长画马,对花鸟、佛像、金石书法也深有研究,还喜欢摄影:建国后,他成为北京画院画师。

, 百拇医药     马晋老先生当时住在地安门外豆角胡同,据周围的老辈人回忆,那时胡同上方经常看到蝴蝶、金鱼、仙鹤等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美丽风筝放飞,引得大家纷纷跑出家门驻足观看,有时候风筝还能带小锣鼓敲打着往上升,有的风筝能撒各色电光纸碎片的,在阳光下一闪一闪,非常好看。大家都知道,这是马老爷子在试飞自己做的风筝呢。

    马老先生制作的风筝画功精美,造型美轮美奂,他画的风筝有工笔画写实的痕迹,尤其是“野鸭子”风筝,鸭脖子画得质感很强,闪着蓝绿色的反光,跟画工笔画儿一样。“燕子”风筝的下颌部、膀根和尾部都用了国画的晕染,看起来一点不死板。还有成串的“大雁”风筝,头雁的羽翎颜色深而清楚,随着后面的大雁个头变小,颜色也变得淡了一点儿,他把绘画融到了风筝中,而且保留了风筝颜色鲜艳的特点。老舍、郭沫若都曾为马晋先生的风筝作诗,在美协朋友的张罗下,马老先生的风筝在国内外展出,引起巨大反响,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京城马晋画马糊风筝”。常常有邻居家的孩子来求马老爷子为自己画风筝。

    从小随父扎风筝
, http://www.100md.com
    伊子余的父亲是北京铁路局的一名木工,业余时间喜欢做风筝。由于老北京城的这些风筝爱好者们经常在一起放风筝,父亲仰慕马老先生做风筝的技艺,便有心拜马晋为师。后来他精心制作了一对放风筝的硬木线桄子,马老先生非常喜欢,当即收下了这名弟子,并赠送亲笔画的马两幅。

    伊子余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也喜欢扎风筝。1958年中法合拍了一部电影,叫做《风筝》,剧中有一个孙悟空风筝,伊子余父亲看了觉得有趣,便自己制作了一个猪八戒风筝。父亲做风筝是用矾绢,质地柔韧,以浅棕色为底色,挺着大肚皮、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被父亲绘制得活灵活现。猪八戒风筝一出来,立刻成为街坊里,小孩子中间的宠儿,孩子们纷纷跑来要求伊子余父亲为他们制作猪八戒风筝。父亲制作的猪八戒风筝至今伊子余还珍藏着,由于年久,绢已经风化变脆,伊子余小心地在后面又糊了一层宣纸,“因为有胶,干了以后不那么平整了。”伊子余举着风筝,遗憾地说。

    初中时,伊子余发现有个同学拿的一张包书皮的纸上面印着几个精美的风筝图案,他跟同学要回了这张纸,宝贝似的拿回家中。父亲看了也非常高兴,“那个时候找不到风筝的样子,那几个图案都非常精美,我和父亲就照着它画风筝。后来父亲拜了马晋为师,才知道那几个风筝都是马老师的作品。”这张书皮纸伊子余现在还珍藏着。
, 百拇医药
    玩风筝的乐趣所在

    玩了一辈子风筝,伊子余一直笑称自己是业余的——业余时间玩,扎的风筝也业余。北京城风筝名家多,而且各有所长,伊子余虽然自称“业余”,可从他那些造型各异、画工精美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来他对风筝执著的喜爱和制作过程中的认真。伊子余做风筝用的都是父亲当年留下的绢,用绢做风筝比用纸做费时费力,一定要用底版,得把绢拉平了再画式样,用的时间是做一个纸风筝的好几倍。

    伊子余的女儿是一本时尚杂志的主编,去年,她和老公心血来潮,一同去文了身,她后背文的风筝图案是老爸设计的,老公胳膊上文的线桄子,是照着爷爷留下来的实物文的。这事让伊子余哭笑不得,“孩子大了,我也管不了啦。”伊老爷子笑呵呵地说。

    自从退了休,伊子余便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画风筝、糊风筝上,家中挂满了他做的大大小小的风筝,有凤凰、仙鹤、蝙蝠、金鱼、菩萨……还有十几种各式各样的钟馗,伊子余笑着说自己最喜欢的便是钟馗风筝,因为钟馗能驱邪捉鬼除魔。
, http://www.100md.com
    做风筝、放风筝,既健脑又健身。制作风筝时,要设计式样,精心绘制,风筝放不起来时,还要仔细地找原因。放风筝要用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体各个部位,使全身得到锻炼。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史书《续博物志》也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之说。正如民间歌谣所说:“春天到,放纸鹞,老老少少好热闹,健康长寿乐陶陶。”因为常年做风筝,玩风筝,伊子余的眼神、身体都比同龄人强。前一阵子老伴把做十字绣剩下的不少丝线给了他,伊子余想了想,决定用这些丝线做一个作品,他画了一张团龙的样子,将彩色丝线一根根粘上去,成为一幅独特又美丽的作品,伊子余笑称这叫“无针绣”。

    做风筝、放风筝,在一般人看来只是我国流传久远的一个民俗。而一个人不为名不为利,能把风筝认真地做一辈子并使之发扬光大,这样的人恐怕是越来越难找了。, http://www.100md.com(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