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33452
超前镇痛法预防产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河北医药》 2007年第11期
超前镇痛法预防产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超前镇痛是近几年通过对术后疼痛的机制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镇痛理念,主要通过预防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敏感化和兴奋性形成,阻止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失常,来达到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求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接受剖宫产术的400例产妇,ASAⅠ~Ⅱ级,年龄(25±9)岁。随即将产妇分为2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为D组,应用超前镇痛组为c组。2组产妇ASA分级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2组均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L1-2,头向置管,阻滞平面于T6以下,应用局麻药2%利多卡因。c组在胎儿取出后,经硬膜外注入哌替啶50 nlg+2%利多卡因4 rnl的混合液,5 min后经静脉注入氟哌啶5mg和氯胺酮0.5 mg/kg。2组均常规进行麻醉维持,对症处理各种情况,术毕拔管返回病房。观察产妇回病房后,发生疼痛的时间和对麻醉性镇痛药的需求量。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c组镇痛时间较D组长(P<0.05);在麻醉性镇痛药的需求量方面也较D组少(P<0.05)。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产科手术中,应用超前镇痛法,可以有效地延长术后镇痛的时间,并可降低对麻醉性镇痛药的需求量。超前镇痛法是通过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敏感化和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和阻止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等来实现改善镇痛效果,降低对麻醉性镇痛性镇痛药的需求,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超前镇痛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1)区域阻滞:局部浸润麻醉、椎管内注射阿片类药、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等药。(2)预先应用NSAID,通过阻碍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周围神经元的敏感化,减少外周的神经电冲动传人中枢,从而达到中枢镇痛作用。(3)预先应用中枢抑制药,如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等方法。(4)预先应用经静脉或椎管内注射非特异性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以阻止中枢敏感化的形成。我院采用的是复合的超前镇痛方法,硬膜外注射阿片类药,同时静脉注射氯胺酮,这种方法有镇痛、镇静效果好;不会造成大的血流动力学波动;而且副作用少,仅有嗜睡、尿潴留。这2种副作用均可预防。

    目前,大多数超前镇痛法的研究都是应用复合的方法,即2~3种方法合用。但在给药的时机和种类、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别,尚未形成一定的模式,且研究争论较多,未能达到一致性结论。但超前镇痛已经使我们有了一种全新的镇痛理念,随着对超前镇痛法的深入研究,超前镇痛的概念将更加完善,方法更加科学,实用性更强,对临床镇痛工作的更有指导性,超前镇痛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http://www.100md.com(周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