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药》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33551
子宫腺纤维瘤1例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河北医药》 2007年第11期
子宫腺纤维瘤1例

     1 病例报告

    患者,26岁,未婚,有同床史。自觉下腹部增大1个月,阴道大出血半小时于2036年6月20日急诊入院。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20 d前阴道出血1 d,未见烂肉样及水泡样组织排出。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周期15~30 d,持续6~15 d,无痛经史,末次月经2006年4月26日,无孕产史。B超:子宫14 cm×12 cm×10.6 cm,宫颈7.7 cm×5.2 cm,子宫轮廓清,边缘整齐,子宫腔及子宫颈管内可见不均匀的中等回声团块,内部可见不规则散在小暗区,内可见点转状血流信号,子宫壁薄,最薄处1.0 cm。超声诊断:(1)葡萄胎合并子宫颈肌瘤,(2)子宫肿瘤。妇科检查:腹部微隆,子宫底脐平,质硬,未触及胎体。宫颈光滑,宫颈外口扩张,宫口见约4 cm×4 cm紫红色赘生物,质韧,子宫增大如孕5个月,双附件正常。其他检查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1)阴道出血原因待查;(2)葡萄胎合并子宫肌瘤;(3)子宫肿瘤。于2006年6月21日诊断性刮宫,官口松,官腔内组织与宫壁粘连,钳夹较困难,夹出烂肉样组织约100 g,似有水泡,病理报告:子宫腺纤维瘤,不除外恶性潜能。于2006年7月19日手术,手术所见:子宫如孕5个月大小,表面光滑。切开子宫,见子宫正常肌纤维约0.7 cm,紧贴子宫肌层有致密腺体组织,厚约5 cm,与正常组织有明显界限,宫腔内见大量息肉样组织,部分囊性变,量多充满宫腔,质韧。保留子宫,行病灶切除术。病理诊断:子宫腺纤维瘤,不除外恶性潜能(偶见核分裂;个别区域间质细胞略密集;子宫浅肌层内可见腺纤维瘤样组织侵及)。子宫肌腺病。见图1。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2.1临床特征子宫腺纤维瘤是子宫罕见的良性肿瘤,发病年龄较大,以绝经后多见,亦有报道40%绝经前发病。主要症状是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增大,宫口见息肉样赘生物。

    2.2病理特点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组织来源是苗勒管混合瘤的良性表现形式,又称良性中胚叶混合瘤。组织成分既含有良性上皮成分,又具有良性间质成分。上皮及间质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腺体少,上皮多为立方或柱形呈内膜样型,间质为纤维细胞或内膜间质细胞。

    2.3鉴别诊断(1)与腺肉瘤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间质细胞上,腺纤维瘤的间质由纤维母细胞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构成且分化成熟,可伴有间质水肿;腺肉瘤的间质细胞有轻一中度异型,特征性的是间质细胞在腺体周围的细胞密度明显增高,形成袖套样结构,而远离腺体的间质则为少细胞性,伴有间质水肿,类似良性形态的疏松的细胞性的纤维间质。Zaloudek等认为区分腺纤维瘤和腺肉瘤的最有意义的标准是间质细胞的核分裂数,子宫腺纤维瘤的间质细胞核分裂象≤3个/10 HP,而子宫腺肉瘤核分象≥4个/10 HP。另外,腺纤维瘤不同于腺肉瘤的鉴别要点是:间质细胞核无显著的不典型性,无恶性的异源性组织和肌层浸润。(2)与内膜息肉区别:本病多为息肉状生长,与内膜息肉豹区别是:①肿瘤表面多呈乳头状生长,而息肉表面较光滑;②肿瘤腺体较少,而息肉中有较多的具有不规则形态及增生的腺体;③息肉中的间质细胞较少,胶原化多于腺纤维瘤;④息肉中有中央富血管区,在腺纤维瘤中则见不到;⑤息肉中不易见到核分裂。(3)子宫平滑肌瘤:二者均有子宫体积增大,阴道不规则流血,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诊断可鉴别。子宫肌瘤时子宫内膜无明显异常。(4)葡萄胎:二者均有停经史及阴道流血史。超声检查也不易鉴别,但葡萄胎患者尿妊娠试验多为阳性。

    2.4治疗与预后应行全子宫切除术,预后良好。但考虑本患者年轻,保留子宫,行病灶切除,已随访半年,现月经正常来潮,量中等,无不适。因有复发的可能要经常随访。, 百拇医药(冯 莉 杨静华 李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