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546286
任继愈:一部大书与一座图书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老同志之友》 2007年第2期
     好些人将91岁的任继愈称作国宝级人物,这种赞美不仅仅因为他的哲学修为,更因为他如同自己所要求的那样,是一个大写的人。他曾任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馆长18年,他的人生无疑是一部书、一部百科全书,先生的学术就是一座图书馆、一座博大深厚的图书馆!

    毛泽东眼中的“凤毛麟角”

    1956年,任继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北大哲学系教授。几年后,他受命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没想到,在这里一待便是20余年,直到1987年调至北京国家图书馆任馆长,一辈子的研究主要与哲学挂钩。

    毛泽东对宗教问题一直非常注意。任继愈之前写过的一些有关佛教史研究的文章,他都看过。1959年10月13日深夜,毛泽东忽然把任继愈找去,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的书我都看过,接着说,我们过去都是搞无神论,搞革命的,但宗教问题也很重要,要开展研究。随即又问他,北大有没有人研究宗教?任继愈说,除自己搞佛教研究外,还没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毛泽东又问,道教有没有人研究,福音书(指基督教)有没有人研究?任继愈答,没有。毛泽东又问,你们哲学系有多少人?任继愈答,师生加起来有500人。于是毛泽东说,500人一个系怎么能没有人研究宗教呢?并评价任继愈是“凤毛麟角”。

    此后,在毛泽东的特别批示下,任继愈于1964年受命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但不久“文革”开始,任继愈经过几番波折后被送往河南信阳五七干校接受“教育”。

    “文革”结束后,任继愈回到了北京,世界宗教研究所逐渐恢复原有的建制。上世纪80年代,他重新提出了“儒教说”,并在研究所专门成立了一个儒教室。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思想界都公认“中国无宗教”时,任继愈挺身而出,试图打破这一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