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07年第4期
编号:11542936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老同志之友》 2007年第4期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于是,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中选定人选,作为他资助的对象。

    名单很快就到了老人手里。他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落款处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信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旨意,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夕晖来去匆匆,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终于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的一张贺卡,很普通。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玉琴摘自《读者俱乐部》), http://www.100md.com(兰质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