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0年第1期
编号:11876099
倾尽百万家资拯救“活化石”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1日 《老同志之友》 2010年第1期
     安徽凤台县刘集乡硖山口村地处千里淮河第一峡,这里有种驰名中外的宝贝叫淮王鱼,是我国珍贵食用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水中活化石”之美誉。

    淮王鱼之一奇在于它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硖山口的黑龙潭由洪水冲击形成,洪水到来时水深20多米,河床岩石上多有河藻、小河蚌等,为淮王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这种鱼高度集群,夏季成群到处觅食,4~6月在急流中产卵。淮王鱼性情温和、孤僻,冬季则家族结伴栖息于水底层、岩洞、岸穴越冬。该鱼鱼体粉红色、背部灰色,最大可长到10公斤。淮王鱼二奇在于其烹饪后的鲜美远远胜过远近驰名的淮河鲤鱼,素有“淮上筵席之珍”的美誉。

    年近花甲的詹可和是20世纪80年代凤台县刘集乡硖山口村村支书,他自幼生长在硖山口,对淮王鱼有很深的感情。如今眼看着淮王鱼一天比一天少,詹可和心急火燎寝食难安,他认为淮王鱼是淮河儿女的骄傲,绝不能让它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淮王鱼拯救历程是一项荆棘丛生、耗资巨大的工程,成功与否将面临巨大风险。可詹可和坚持认为,即便倾家荡产繁育失败也问心无愧,这样也算对得起哺育我们祖祖辈辈的淮河母亲河了。

    说干就干,1995年夏天,在基层工作了20年的詹可和从村干部岗位退下来,他苦口婆心说服了儿子詹同连,把他从事工程施工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加之四处筹集的数十万元,和村里签订了承包50亩鱼塘的合同。1996年春,投入上百万元的淮王鱼繁育基地与淮王鱼研究所同时宣告成立。

    詹可和自此成了大忙人,开始了漫长的人工繁育之路。詹可和翻阅了大量水产养殖书籍,请教了多名水产专家和近百位老渔民,以熟悉淮王鱼的生活习性。1996年冬天,詹可和花了很大代价从凤台硖山口水域中捕获十多尾小淮王鱼,令他欣喜若狂,他把这些宝贝分放在几个小池子中精心照料,可第二年鱼儿不但不见长,还死了几条,令詹可和心痛不已。后来,他又面临一次次的失败,但詹可和却从没打过退堂鼓。

    詹可和的行动感染了很多人,同时也促使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珍稀水生物种淮王鱼的保护力度。淮南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也下发公告,淮王鱼自然保护区内全年禁渔。

    老天不负苦心人。2000年春,詹可和从上海水产大学和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请来一批精干专业人才,组建成立拯救淮王鱼项目协作小组,终于在2001年,相继攻克了淮王鱼种鱼培育、催产、孵化等技术难关,走出了拯救淮王鱼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第一步……

    靠鱼发财并非詹可和走上挽救淮王鱼之路的初衷,“只有让鱼儿回归大自然,并安全生存适应大自然,这才是我实现拯救淮王鱼的最终目的!”从2002年开始,随着淮河水质变好,詹可和每年都向淮河放养几千尾淮王鱼,由于人工繁育难度大、数量少,至2008年底詹可和已累计无偿向淮河放养淮王鱼3万余尾,价值数十万元,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交口称赞。, http://www.100md.com(阿 友 张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