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0年第17期
编号:11950568
红色家风—李德生:武略文韬传家风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老同志之友》 2010年第17期
     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居家往事,一位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情本色,一个个红色家庭中年轻一代的成长历程。让我们走进这些红色家庭,去感受那些伟人们在家庭生活中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以及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奋斗历程。

    李德生简历

    李德生,1916年生,河南省新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红军时期,任政治指导员、师交通队通信员、党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任连长、营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及二野旅长、师长。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8年起历任安徽省革委会主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一)

    李德生与夫人曹云莲相濡以沫,忠贞不贰。他们共生育了六个子女,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而今,子女们不仅继承了两位老人所追求的革命事业,从文从武,各有所成,而且,也把他们那种爱国爱党、敬业笃学、朴实敦厚的将门家风承继了下来。

    李和平是李德生的长子。他也是军人出身,打过仗,负过伤。

    我们在李和平办公室外间的小会客室里见到了他,李和平中等身材,腰板笔直,讲话很有节奏。谈起父亲对他的影响,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不及他的万分之一。”

    李和平没能走进大学课堂,他遵从父愿,穿上军装,走进了部队这个特殊的大学,开始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革命军队中的一名战士。

    但是,读书的梦想却一直埋藏在心底。李和平回忆说:“恢复高考以后,我很想上大学,那时在部队上大学,也还比较容易。”

    为此,李德生专门打电话给李和平所在部队的领导说:“李和平不能去,他应该在基层好好锻炼,不能搞特殊化。”

    李和平说:“其实,那根本算不上是搞特殊化,当时许多人并不想去读书上大学,一是当时基层的学习意识并不很强,不像现在。就像我当兵时一样,那时没有人想去当兵,只是后来到‘文革’期间,因为有个上山下乡问题,所以大家都想去当兵。二是你要上学了,回来以后你的位置就可能没有了,所以大家对上学并不很热心。”

    李和平在基层一干就是十几年。

    (二)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战功卓著的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又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个穷山村出身的放牛娃,就这样步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行列。这其中除了他在战争中军功显赫之外,他在和平时期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求学意志,也非常人所及。这也就不难理解,李家虽是将门,但却屡出学子的故事。李德生的六个子女以及孙辈中,有学士,有硕士,也有博士,几乎人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学有所成。从“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到“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家风育学风,这不得不让人对李家刮目相看。

    毛泽东曾断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酷爱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李德生成为全家人学习的榜样。在李家,学习成为第一要务,身为将军夫人的曹云莲老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认真“督学”。

    “谁不努力学习就罚站、检查、反省,”曹云莲笑着说,“也打孩子,但一般打的不多,主要是罚站。这是我发明的。李德生顾不上,有时候还给他们说情。”

    谈起四个女儿,曹云莲老人很是自豪:“四个女儿有三个是学医的。”

    在李家四个女儿中,只有小女儿李优优不是学医的。

    李优优肤色白皙,性格文静,她毕业于北京语言学院法语专业,“文革”后,第一次招考公费留学生,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派留学生,在法国留学三年,学习法国文学。

    和现如今的许多留学生们不一样,李优优的留学生涯要清苦许多。

    李优优说:“我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革命者家庭,父母俩当时的工资还没有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高,哪有钱资助我去留学呀!”

    “我们晚上几乎没有12点以前睡过觉,早上还要上课,全靠咖啡撑着。对我们这个家庭来说,父母要求的就是只能增光,不能抹黑,只能干好事,不能干坏事。”

    李德生曾说自己一生是与书为友,与书为伴,他给女儿的传家宝,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本字典。

    (三)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给子孙留下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百年忠告,言犹在耳。

    李和平说:“父亲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宽厚的人,做一个忠诚于党和国家的人。”

    李优优说:“在我们家,言传有,更多的是身教,他们自己做事就是这个样子。潜移默化的,我们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做个好人,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曹云莲老人家欣慰地说:“我们的孩子都是很听话的,工作上都能认真负责,不管在哪个单位,没有一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党有党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家风,就是家庭成员间的言传身教。对于李和平和他的弟弟妹妹们来讲,忠诚于党的事业,热爱祖国的信念,是他们从父辈身上继承下来的精神血脉,这种信念不会因工作环境和地域的变化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而放弃。, http://www.100md.com(肖伟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