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658624
编读热线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11期
     记住年龄

    16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作《忘掉年龄》,还在一家报纸上发表了。那时候我想,很多老人每天念叨自己多大岁数,越说心情越低落,所以应该忘记年龄。我细读了《不必忘记年龄》(2014年1月上)一文后,感慨颇多。其实,每个人的年龄,就是让他忘记,也不会忘掉的。所以,还不如记住年龄。如果你还年轻,记住自己的年龄,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如果你已是古稀耄耋的老人,那么记住自己的年龄,可以时刻提醒自己珍惜时光,充实快乐地生活。

    湖北省荆州市 汪华明

    编辑回复:不管您是选择记住还是忘记自己的年龄.都要提醒自己,快乐的时光是宝贵的,要努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爱音乐的“潮奶奶”

    奶奶今年85岁了,她是一位时尚的“潮奶奶”。顾名思义,她追赶潮流,尤其是对音乐情有独钟。奶奶在读书时就喜欢唱歌,后来她当上了音乐教师,和音乐打了一辈子交道。现在她年过八旬,也每天坐在琴边弹曲哼唱,比如《我的中国心》《满江红》《二泉映月》等。奶奶说:“在阳光下,每个人走着,歌声像一双翅膀,带着我穿越时空,领略无限风光。唱着歌,我的心就会得到抚慰。”奶奶的话像诗一般,让人听起来心驰神往。晚上奶奶还和爱音乐的老友们一起去跳街舞,她那优美的动作,忘情的表演,让我忘记了她的年龄。我也成了她的“潮孙女”,也很爱音乐。

    重庆市江津区 关邑

    编辑回复:真是一位赶潮流、爱音乐的奶奶,自弹自唱,那场景该多么让人向往,真想听听奶奶的歌声。

    与你携手到永远

    《老同志之友》伴着我走过了近30年,我也从青年变成了已过“知天命”之年。我与它结缘始于1988年,那时父亲订阅《老同志之友》,我们全家都喜爱它,内容老少成宜,文章雅俗共赏。母亲按年度把杂志装订成册,后来积攒得堆满书架。父亲过世后,我接着订阅《老同志之友》并一直珍藏着,我把重要的文章资料抄录下来。资料积累多了,我就试着写小文章投稿。不久我的小文被发表了。一天,我回家见老伴儿在收拾屋子,卖了不少旧书报。我跑到书架一看,《老同志之友》少了好多册。我赶忙到回收站把我珍藏了许多年的《老同志之友》“赎”了回来,我要与它携手到永远。

    辽宁省沈阳市 刘政光

    编辑回复:我们陪伴您从青年来到中年,一直以来,您如此珍惜“老友”,我们会更努力,伴您左右!

    孙子给我的礼物

    孙子上小学六年级了。有一天,我要去邮局,将一篇文章投寄给《老同志之友》。孙子上前看了一下稿件说:“爷爷,稿件中有一个错别字。”“啥字?”我忙问。他手指着文章,我顺着看过去,原来我把“妙龄”写成了“妙令”。我赶紧修正过来,把稿件寄了出去。

    第二天,孙子跑到我身边,交给我一本《新华字典》,对我说:“爷爷,您年纪大了,记忆力差了,这本是新版的字典,是我送给您的礼物,它是您写文章的好帮手,以后您就不会写错别字了。”这份礼物对我来说太珍贵了,我真感动。

    辽宁省普兰店市 任忠武

    编辑回复:有了孙子送您的宝贵礼物,您边翻着字典边写稿,心里是否满满的都是幸福呢?

    二○一四年一季度优秀评刊员名单韩铁民张书斋周清海魏振铎李玉森黄 宏肇恒启

    耿树新 张骏鹏 张家宁 董宝林 郑祖根 曲干中 宋兴吉

    张立文 特木其乐 汪希春 董利新 吕学舟 杨永宪 范广运

    王国开 吕以民 吴洪生 任聚善 王俊明 孙家贵 陶化泰

    张志农 从志英 晏成衡 杨文忠 降绍瑞 林筱沅 吴香莲

    我爱收藏

    收藏是乐趣,还能从中窥见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不久,我就喜欢上了收藏。我的收藏有新旧邮票、报纸、老照片、信件、证件,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在工作岗位上时从县、区、省到首都参加各种会议活动的出席证、参观证、工作证、听课证。一共133张,有布质的、纸质的,还有塑料质地的。从这些证件上看,越来越精美,说明社会在进步。仿佛在这些证件中可窥见世情动态、人生轨迹、历史变迁。我今年85岁了,这几年,我总是拿出自己的收藏,逐一观赏。回味、追思那些流逝的岁月,感受现在的幸福生活。自创一首小诗:“旧友新朋聚一堂,思今忆昔话沧桑。壮年志气酬家国,老骥须珍晚节香。”

    安徽省繁昌县 胡启芳

    编辑回复:每每拿出自己最喜爱的珍藏品,如数家珍般感受着时代的变化,不禁勾起更多的回忆,也许这就是收藏之乐吧。

    走出去才能『走出失落』

    参加教育工作40多年,退休后也真是感受到了很多老同志所说的“门前冷落”,昔日因为工作经常来往的同事好友联络变得越来越少。我赋闲在家,倍感失落。20世纪80年代初我认识了好友老王,可是最近他不怎么与我联络了,我担心他出现了什么状况,于是我走出家门,去他家中拜访,他一直忙于照顾身体受伤的儿子。我与他聊天,宽慰他。这给我很大的启发,不如我走出家门,去看看以前的好友,渐渐地,我的生活充实起来,我和朋友们经常联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不再感到失落了。

    辽宁省葫芦岛市 郭学智

    编辑回复:在家里等待不如走出家门,让自己拿着开启快乐生活的钥匙.真高兴您已经做到了!

    寻亲觅偶

    女,1950年生,1.65米,高中文化,丧偶,体健貌端,事业单位退休。随和忠厚,无不良嗜好,独居楼房,一女已婚。觅条件相当,儿女支持再婚的68~75岁,1.70米以上,独居楼房,有责任心,人品好,无不良嗜好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及各界优秀男士为伴。电话:18940291477(9:00~21:00拨打)

    女,59岁,1.73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丧偶。身体健康,品貌端正,气质好,开朗、善良,本人有房独居,女儿已婚独立。觅70岁左右,1.75米以上,健康,人品好,通情达理,无负担,无不良嗜好,有住房的男士相伴晚年(地区不限)。电话:13314200359

    女,57岁,1.64米,65公斤,健康,退休,一子已婚另过。寻65岁以上,健康,人品好,能够相互尊重的男士终身为伴(找保姆的勿扰)。联系人:张女士 电话:15640267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