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645674
老树春深更着花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17期
     许多老同志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共产党人有晚年而无闲年。他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退离领导岗位,并非退出了革命事业。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退休对老同志来说,不是革命生活的结束,而是开始了一个“参加革命”的新阶段。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五言诗,有句云:“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寿命正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逐渐增长。过去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是在今天,活过八十、九十,是颇为平常的事。有人把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化分为三个阶段:二十岁之前,为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二十岁至六十岁,为贡献社会、创业进取时期;六十岁之后,开辟了“发挥余热”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过去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学有专长的同志没有条件从事自己的专业,有的即使处在专业的岗位上,也不能集中精力做学问、搞研究;而退休之后情况就不同了,既摆脱了繁杂的行政事务,又挣脱了人际关系的干扰,可以潜心研讨学术课题,专心致志著书立说。对于这些知识分子来说,可以说,这是一个从事专业、实现理想、回归自我的绝好机会。退一步讲,即使没有专长,也仍然能够随心所欲地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总之,完全是可以有一番新的作为的。而且,这段时间并不短,少则二十年,多则三十年以上。

    即使在古代,许多重要的功业、伟大的成就,也同样可以在老年阶段完成。春秋时期的兵家孙武,退休之后写出了震古烁今的名著《孙子兵法》;唐代大政治家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等资政名篇,也是写在当了散官之后;明代的伟大医学家李时珍,花甲之年写成了《本草纲目》。至于近、现代,这种事例更是不胜枚举。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是在七十多岁又掌握了两门外语;黑人作家杜波依斯,九十三高龄写成了《黑色的火焰》三部曲。

    据某些心理测定,六十左右岁的人智商并不亚于中年人。大脑存储的知识,总是随着岁月的增加而增加。就智力效应来说,专心致志的老年人,往往要比欲望无穷、忙乱分心的中青年人略高一些。一般地说,届临退休年龄的人,绝大多数还都处于智力“充实时代”和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特别是人到老年,由于阅历丰富,兼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政治上比较成熟,更易于掌握知人论世、安身立命的主动权,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我们认为,所谓老,应该是一个由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以至哲学等多种学科构成的综合性概念。因此,看一个人老或未老,年龄固然是主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这里还有个精神状态、思想风貌以及更高层次的世界观问题。“苍龙日暮还得雨,老树春深更着花。”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的这两句诗,堪资作为退出第一线的老同志的座右铭。

    写完上述文字,意犹未尽,率成《老将行》七绝六首,以定成之:

    弱岁早将心许国,忠怀长似水流东。

    寒操劲节黄昏颂,一事当前念党风。

    戎马驰驱忆少年,天涯万里闯风烟。

    腾骧骏骥休言嫩,重担原须早上肩。

    老去心劳志益坚,中华伟业总情牵。

    眼中才骏胸中策,远虑深谋意万千。

    飞絮蒙蒙绿掩红,一年春又去匆匆。

    高怀自不伤花落,化作香泥沃稚松。

    漫道风华逊壮时,深长阅历擅哲思。

    关心常是新生代,广厦原需万木支。

    铁骨丹心不老松,满山新秀竞凌空。

    一腔热望拳拳意,尽在凝眸颔首中。

    (作者系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兼任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充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