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642933
姜淑梅:60岁认字76岁出书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18期
     花甲之年她开始认字

    1937年2月,姜淑梅生于山东省巨野县董官屯乡百时屯,1960年“跑盲流”时落脚黑龙江省安达市。如果没有那场灾难,也许姜淑梅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和老伴儿在一块儿,给儿女做个饭,没事儿一起拉呱,一起养个花种个草什么的。但是,一场车祸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姜淑梅有6个儿女,随着孩子先后成家立业,她思乡情切。1996年9月,她和丈夫回山东老家,在秦皇岛出了车祸,老伴儿不幸去世。那一年,她虚岁60岁。

    此后,姜淑梅的精气神儿似乎被抽走了。她让女儿张爱玲买了几斤毛线,睡不着就织毛裤,不长时间就织了两条毛裤、一件坎肩。张爱玲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为了使悲伤与绝望中的母亲转移注意力,她便提出让母亲识字。姜淑梅生逢乱世,和大多数人一样,很难有学习的机会,在60岁之前,她一直是大字不识几个。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姜淑梅开始了自己的识字之旅。女儿、身边的孩子、街上的行人,都成了她的老师,牌匾、广告、说明书、电视字幕,都是她识字的教材。为了方便记忆,她想了不少办法:开始的时候,“俺自己编快板,俺说女儿写。自己编的快板自己知道它们的读音,俺就一个字一个字.念了一遍又一遍,就念熟了。”后来,她向邻居学唱歌,还自己编歌词,不会写就让外孙女记录下来,然后就唱。这种识字的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创作。

    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学,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姜淑梅坚持不懈,识字越来越多。几个月以后,她就能读幼儿故事了,她说:“有些字不认识,一顺就顺下来了。”

    创作之初受“嘲笑”

    姜淑梅阅历丰富,历经战乱,饥荒、闯东北等,一张嘴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张爱玲笔名艾苓,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听多了母亲的故事,她就鼓励母亲学习写作,把她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起初,姜淑梅对此毫无信心,连连摇头。

    2012年6月,在学会几首新歌、学会在电子琴上弹《苏武牧羊》之后,姜淑梅有了自信,对张爱玲说:“俺要跟你学写作,写不好,你就当素材。”第一天写了几行字,她连连摇头:“手不好使了,连一道儿都画不直,像锯齿。”张爱玲说:“谁开始写字都这样,慢慢来。”十天以后,她开始惊喜:“做梦也想不到,俺会写这么多字。”

    姜淑梅将自己正在学习写作的事告诉家人后,刚开始大家并不看好她。得知此消息,平时不苟言笑的三哥哈哈大笑。二女儿借用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台词说:“赶紧写吧,东边茅楼儿没纸了!”她认为他们太瞧不起人,自己一定能行,就暗下决心学好写作。

    姜淑梅最初写的两个故事都很传奇,是她听来的。张爱玲指导她:“要写就写自己的故事,你的经历就很传奇。你要想象着对面坐着一个人,从来没听过你的故事,你要从头到尾讲给他听。”并建议她先写闯东北的事,一件事写一篇。她的悟性很好,随后写得很顺利。她写一篇,张爱玲帮她录入一篇,贴到自己的博客上,注明作者。作家朋友都说好。也有不合格的,几件事塞到一篇文章里,张爱玲让她重写,她呵呵笑:“这老师还挺严格呢。”女儿也笑:“对学生必须这样。”

    把一生一世都写在纸上

    “刚开始时,俺还得要姑娘督促,几张纸、一支笔、一块橡皮,写写擦擦.就把写作当成玩儿,只当消磨时间了。后来写着写着找到了乐趣,就爱上了写作。没写作之前感觉天可长了,写作以后开始忙了,感觉天短了。”姜淑梅喜欢在凌晨三四点写作,她说休息了一夜,眼睛好使,脑袋清亮,什么都能想起来。张爱玲说:“平时老太太就住在我家,家里的条件有限,但我娘在哪儿都能写。她跟我儿子住一个屋,起初儿子不在家,她就在屋里写;后来儿子放寒假回来,为了不打扰他休息,她就拿着小台灯,趴在客厅茶几上写;后来家里来客人,客厅也占上了,老太太就带着小台.灯去厨房写。”

    姜淑梅说:“把一生一世的事儿写在纸上,真是太高兴了。”不过,在写“挨饿那两年”的时候,回忆起那段苦痛的饥荒日子,她写着写着就会心里、难受,写了好几天就是写不下去。张爱玲劝她:“你写吧,写出来就放下了。”她继续提笔,用简单质朴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记录那些密封在心里的陈年旧事。她说:“俺一门心思想着写作,过去的很多事一点点都想起来了。俺只想写过去俺经历的事,现在有好多大作家,她们写现在的事比俺写得好。”

    写是对写的奖赏。此后,姜淑梅的作品连续刊载于《读库1302》《读库1304》《新青年》 (马国兴 袁永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