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642932
张爱萍:58年不回乡怕给地方添麻烦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18期
     张爱萍将军回到故乡,受到乡亲们热烈的欢迎。

    毛泽东说他“好犯上”;

    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

    邓小平说他“惹不起”;

    儿子评价父亲:“一个天真的共产主义者”。

    对于张爱萍将军的历史建树,历史自有公论,也为人所称道。作为他生前的身边工作人员,我常常想起老将军的为官、为人、为父、为夫之道,是那么清廉、那么正直、那么慈祥、那么可爱。

    我是1987年3月受军委办公厅委派到张爱萍将军身边做秘书工作的,在将军身边和家中一干就是26年。

    记得,当年老将军还在职在位的时候,他工作起来简直就是一个狂人,早起晚睡,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点便是每每在批改诸多文件时,他从不画圈签名完事,而是认真阅读,反复斟酌,把自己富有远见卓识的观点一一跃然纸上,使机关人员既受教育,又便操作。对重大事件和重要文件,他总是能提些前瞻性的建议和部队未来发展的大胆构想。比如,军队不许经商这件事,1997年党中央、中央军委做出决定,部队、武警不得经商,而早在1987年时,老将军就已在国防科工委率先实施,他不许军人做生意的理由,是怕部队把人格当商品一样卖掉,腐蚀和异化成另类。

    张爱萍将军一生光明磊落,坦荡无私,虚怀若谷,与世无争,就连细小的事也从不忽视其做人的准则。1987年,首长去四川视察军工企业,为了他的安全和行车顺利,当地有关部门调动了一些警力,他发现后问秘书,路上为什么站了这么多警察?秘书说因为将军来了,他们在沿途执勤。他听了很生气,一挥手说,赶快撤了!警察撤走了,车队很快进入了达县市。一到驻地,他便漫步在大街上,成千上万的群众围着他,他和群众亲切交谈,问长问短。多少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考虑到张爱萍将军参加革命58年没有回过家,当地政府安排了几桌菜,把他的一些亲戚请来,大家见见面。没想到这使他非常生气。“哪能用公家的钱招待我自己的亲属?绝对不行!”随行的四川省委领导同志和秘书,都设法说服他接受这个安排,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夫人李又兰同志总是站在他一边。

    张爱萍将军儒雅风流,清正廉明,那天却是真的生气了,让随行的同志都战战兢兢,亲戚们也都回家去了。

    事后,他心里觉得有些难受。那些亲人,多年没见面了,老远跑来看他,饭没吃一口,水没喝一口,就让他们都走了。心中不安啊!第二天,正好是星期日,他轻车简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一家一户地拜访亲戚朋友、父老乡亲、干部群众,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从1929年奔赴上海参加革命算起,整整58年,张爱萍将军东征西讨,九死一生,没有回一次家。这次是他唯一的一次千里还乡。他思念家乡、想念亲人,但他常常又说自己不能回去,因为回去就要给地方政府添加麻烦。他经常教导我们,特权、特殊化的事,一件也不能办。

    张爱萍将军退下来以后,精神上十分愉快,生活十分充实。他笑着对我们说,“我的任务是学会当好老百姓。”不少领导同志要求到家里看他,说向他汇报工作。凡是要求向他汇报工作,请他作指示的,不论是军委机关,还是他领导过的部门,他一概拒绝。他说,退下来了,是老百姓了,怎么能听汇报呢?凡是要求到家里看看他的,不论职位高低,全都答应,笑脸相迎。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窍门了,凡是想到家里来的,只是看望,不说汇报,便都能很快安排。

    由于张爱萍将军的声望远播,又是公认的著名书法家,军内外求字的人络绎不绝,但他从来都是给残疾退役军人、学生和老区人民题写,其他不管什么恶俗的诱惑,也不管什么样的沽名钓誉者,他都不轻易动笔。 (邓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