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969708
彭德怀:心中始终装着群众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3期
     人生如歌,岁月如歌,往事亦如歌——这样的歌,有时激越,有时低沉;有时令人振奋,有时令人扼腕;有时让入一次次忆起,有时又让人不忍回想……伟人的经历令人景仰,而平凡人的人生则让我们感到亲切。

    1958年12月,彭德怀在家乡湖南湘潭农村视察,与农民亲切交谈

    “丢了农民,就丢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1958年和1961年,彭德怀曾两次回到湖南,在湘潭、平江等地进行调查研究。他全心全意关心群众疾苦、情系民情的一言一行,给当地农民及党员干部留下深深的印象。

    1958年12月,彭德怀第一次回到湖南湘潭家乡调研。在省委书记周小舟陪同下,先后到乌石、韶山、平江等地深入调研。在参观平江县工农业生产展览馆时,他吃惊地发现有两个数字竟然是颠倒着公布的:把收成最好的1957年的粮食高产数字,公布为1958年的产量;而把l958年较低的数字,说成是1957年的产量。彭德怀后来忆及此事还感叹地说:“如此造假,真令人害怕!”在全省一处接一处马不停蹄的调研期间,他白天走访,晚上座谈,亲眼看到了农村的现状,取得了第一手材料。他深感小高炉炼铁代价太大,不是发展方向。在敬老院里看到老人吃瓜菜,冬天睡篾席,盖破被,他忍不住说:“这是什么幸福院,有名无实!”那里的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住校,但学生的口粮不够吃。他对陪同的省委负责人说:“学生的口粮少,生活差,还是放到家里由父母照顾好一些,不然,这样下去,会把小孩子的身体都弄坏的。”

    回京后,彭德怀如实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反映了问题。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先后7次在小组会上发言,反映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于7月14日给毛泽东写去一封信,在会上产生巨大影响。

    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深思究因后在1961年1月向全党发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随即,经毛泽东批准,1961年严冬,63岁的彭德怀又一次回到湖南湘潭老家进行农村调研。l2月l3日黄昏,风雪交加,寒气袭人。彭德怀在湘潭锰矿招待所走廊中神情凝重地四处嘹望着、沉思着。随后他把当地派给他们当向导的《湘潭日报》记者戴鼎叫来,仔细询问了解起基层情况来……

    12月14日,彭德怀去鹤岭大队调研。听取大队党支部书记周桂华和大队秘书、民兵营长等人汇报以后,请他们把全大队从1956年至l 959年4年间的变化情况,包括人口、粮食生产、农林牧副渔业收入、群众生活和疾病等情况逐年加以对比,从中找出发展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

    彭德怀一路匆匆,深入农户问寒问暖,看完这户又走那家,认真调查民情。低调简朴、平易近人的彭德怀对未能认出彭元帅而连连道歉的老乡和蔼地说:“彭元帅进了乡,不也是和大家一样吗?普通一人嘛!”

    彭德怀此次回乡调研历时50多天。他每天冒着酷寒往返跋涉十五六公里山路,深入乡村、农家走访,调查座谈、接待乡村干部及农民2000多人,白天接待来访群众,外出调查研究,并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坐在油灯前,亲手写了4份农村调研材料。除了分发省、地、县委以及有关区委或公社外,并将一整套材料交中央办公厅转呈毛泽东。这些材料为党和国家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彭德怀根据此次回乡的调研情况,对湘潭的工作特别是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了具体指示。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