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6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968819
守信老兵帮战友照顾妻儿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5期
     湖南省邵阳县仁济医院5楼38床,庹长发一边输液,一边双眼微眯,津津有味地聆听着身边志愿者用手机为他播放的京剧选段《关云长忠义千秋》。

    在志愿者们看来,这个将关云长视作为人处世楷模的老人,其大半生的经历,丝毫不逊于那位千里送皇嫂的关羽……

    庹长发,又名庹世发,1924年生,湖南省邵阳县彭水人。1938年,年仅14岁的庹长发在山里割草喂牛时被抓了壮丁,18岁时编入部队,黄埔十四期的国民党军官易祥(字梓卿)见他年纪小,为人又忠厚老实,就将他留在身边做了勤务兵。

    1949年,易祥随国民党败退台湾。一临行前,他将妻子陈淑珍与两个年幼的儿子易浩光、易浩明安顿在了自己的老家——湖南省邵阳县黄亭市镇黄泥村。嘱咐庹长发好好照顾自己的妻小,等时机适宜后再来接家人去台湾。

    庹长发应允了。他与易祥并肩从枪林弹雨中走了出来,心里早已把他当成了亲大哥。

    易祥这一走,真的就是一辈子:他在台湾另行娶妻生子,直到1988年因病去世,也没能再回湖南老家。2009年,陈淑珍过世,但庹长发仍然与两个侄子及其后人常住在邵阳,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67年间,庹长发吃了不少苦。以前还没盖楼房时,全家就挤在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内,庹长发为了不打搅侄子一家人,就一个人住在旁边的一间潮湿、阴暗的危房里。

    20世纪60年代初期,没粮食吃的时候,庹长发找到点吃的,先想到的就是易氏兄弟和他们的母亲。他自己要么不吃,要么就去找些树皮、草根充饥。在易浩光印象中,庹长发还曾将他自己穿的解放鞋硬套在易浩光脚上,并用绳子横向将鞋与浩光的小脚绑紧;而庹长发自己,大多数时间都是赤着脚务农耕田。

    1979年,易祥通过香港的一位战友与陈淑珍母子取得联系,从最开始的每月一封信到后来几乎每周都有。其中一封信中,易祥写道:“望吾儿能体谅母亲的辛劳与庹世发叔叔的养育之恩,盼你俩能好好侍奉母亲与善待庹叔叔。”

    原来在台湾另娶妻子的易祥料知自己已无法再回大陆,于是托人带信给庹长发,让他与陈淑珍结合,一起好好生活。然而,庹长发自身的道德准则认定“嫂子终归是嫂子,不能做这不忠不义之事”,予以回绝。

    庹长发有两个弟弟,庹润发、庹百川。

    前两年,庹长发的二弟和三弟陆续去世。庹家的二弟和三弟留下了七个后代,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也当了爷爷。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寻找庹长发……

    近日,彭水乌江志愿者得知湖南邵阳的志愿者为彭水籍的抗战老兵庹长发寻找亲人的消息。他的侄子庹成得知此信激动不已,几十年的记忆似乎一瞬间涌入了脑海,“那有可能是,我大伯叫庹长发”。他看着微信上的庹世发,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就是我大伯。”

    找到亲人的消息传到湖南,但是庹长发老人却被送到医院,并下了病危通知书。庹成等侄子表示,“我们也希望大伯能回家,这里是他永远的家。如果大伯的身体不允许他回来,我们近日出发去湖南看从未见过面的大伯。” (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