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6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966827
超六成老人不愿进城养老说明了什么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5日 《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8期
     据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负责的《2014年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披露,有超六成老人不愿进城养老,在各地区农村老人持不喜欢态度的比例中,东部是69,5%,中部是68,1%,西部是64%,东北部是67,6%。此次调查的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份573个县,有效问卷约1,7万份。

    农村仍有向心力

    据调查,农村老人不喜欢进城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不习惯,没有亲友、熟人说话,生活费用过高等原因。而对于现在的生活,有接近八成的被调查老人表示满意。

    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昵?主要是农村的生活方式为大多数农村老人所习惯。首先,农村空气明显好于城市,虽然由于长期劳作,一些老年人患腰椎病、颈椎病,有的因为生活方式不科学,患高血压,但是这些疾病都不足以使老人迅速死亡,而且在农村也可以得到及时治疗,所以这些老人不愿意到城市来养老;其二,不少老人的子女都在城里,子女常寄钱给老人贴补生活。老人主要生活来源可以通过养老金和种地得到解决;其三是农村住宅宽敞,左邻右合熟悉,现在农村几乎村村通公路,到城里也方便,而先进的通信器材,更使老人与子女可以随时联系。除了上述因素外,传统的“热土难离”“落叶归根”观念也使农村老人不愿离开家乡,到城里与子女一起生活。

    自然,由于子女大多数在城市打工,农村老人往往只能与第三代一起生活。这种由大家庭变成小家庭而不可避免产生的情趣不同与价值观的分歧,使农村老人与子孙的代沟很难弥合,所以他们常处于精神孤独与感情难以交流的状况。而由于不愿让打工的子女了解自己的真实心态,还不得不以“一切都好”来安慰子女的做法不仅是无奈,而且是心灵的受伤,所以农村老年人生活、心态的两重性使他们往往在何去何从中徘徊。

    老年人面临新抉择

    持有热土难离的心态,并不是农村老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是随年龄增加而产生的正常心态。因此在农村逐渐走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政府部门和农村老年人都需要注意协调和正确对待这种心态。

    其实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尤其是北欧和日本都很注意在农村城市化进程发展中,调节农村老人心态。如北欧一些国家注重发展中小城市,而且在中小城市中尽量保护农村耕地和树木植被。即使在城市中也有意识地保护原有的森林和各种建筑物。一些社区则保留农耕时代的格局,让农村和城市老人都能勾起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由于注重中小城市的合理规划,使农村居民基本能做到离土不离家,老人也可以自由选择居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等形式。而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充分考虑到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在权衡大中型城市发展的利弊后,注意发展卫星城镇建设和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体系建设,所以日本老人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更重要的是城乡的差别越来越小,农业成为日本的重要产业支柱,所以一些年轻人并不向往到大城市就业,而是留在农村创业,这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照顾老人的问题。

    熊掌与鱼

    两者可以兼得

    现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对不少老人来说面临着新的抉择。同样,政府也面临着如何使人口迁移居住更合理、更科学的问题。北欧、日本的一些经验,笔者以为是值得借鉴的。

    因为对老人来说,居住不仅仅需要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需要良好的精神氛围。其中包括子女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和政府对老龄社会的宏观与微观布局。如果一味地要农村老人都居住在城镇,农村老人并不都会感到高兴,而如果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以优惠政策吸引农村老人的子女在家乡发展,或者将农村发展与工业、旅游业等结合起来,形成地区特色,那就增加了农村的向心力。

    如昔日黄河中上游的甘肃、宁夏一些农村是不毛之地,但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那里成了游览黄河风景的佳处,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村的生活条件,也使一些老人的乡土知识以及一技之长得到了发挥。“热土难离”“落叶归根”也都能遂愿。所以,看来在担心超六成老人不愿进城养老的时候,首先需要调整我们的养老思路和模式啊。 (李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