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6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966840
朱邦月:胸中盛满一生的爱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5日 《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8期
     只为了朋友生前的一句嘱托,便无怨无悔照顾别人的妻儿,他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与自己毫无血缘的“亲人”身上,以如山的父爱诠释着世间善与美的真谛,以博大的胸怀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他的名字叫朱邦月,他是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前不久,以朱邦月为原型而拍摄的电影《为爱而来》在全国播映……

    朋友恳求的眼神,让他做了一个至今未悔的决定

    朱邦月出生于1938年,是福建省南平市人,住在邵武晒口煤矿宿舍楼33幢一间简陋房子里,他是家里唯一可以走动的人。

    1959年6月,朱邦月来到邵武煤矿工作。1965年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顾伟祖一家。顾伟祖夫妻俩都是残疾人,看着他们带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艰难地生活着,朱邦月那颗善良的心驱使他走近了这个家庭,帮助这一家人挑水、劈柴、拉蜂窝煤。他们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1967年5月的一天夜晚,顾伟祖心脏病猝然发作,临终前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朱邦月照顾。当时,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

    与朱玲妹母子组成新的家庭后,大儿子随父姓,叫顾中华,小儿子出生后随自己姓,叫朱邵华。为了更好地照顾母子3人,朱邦月放弃了生育亲生子女的念头。照顾朱玲妹坐月子,还要照看一个刚满2岁的孩子,每天忙得团团转。在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要计划供给的时代,他把河边的荒地开垦出来种菜,把门口的空地搭个窝棚养鸡喂鸭;用节省下来的布票、粮票去换农民家里的猪肉、鸡蛋,再用盐腌好留给两个孩子慢慢吃,在矿井下工作碰上加餐时,他也会把鱼、肉等用饭盒装回来给孩子补充营养……

    一家人相亲相爱度过那些困难的岁月,1983年,妻子朱玲妹患上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从此,家庭的重担落在朱邦月肩上。尽管目前医学界无法治愈这种病,但朱邦月还是四处寻医问药,希望能够把她的病治好。

    朱邦月的一天是从早上5点钟开始的,他先去厨房捅开煤炉,坐上水壶,洗脸、刷牙,洗涮完毕,便开始了一天的辛劳,将脏衣服泡入水中洗涤,拿起扫帚开始清扫门前屋后的卫生,炉火旺起来了便淘米做饭。

    1986年5月16日,朱邦月骑着自行车为—号井运送材料时,遭遇车祸致使左胫骨粉碎性骨折,让这个难以支撑的家庭雪上加霜。后来,矿领导根据朱邦月的身体状况,特批他提前退休。

    灾难接踵而来,一家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991年,朱玲妹的病情更加严重,丧失了自理能力,吃喝拉撒全靠一条腿的朱邦月照料。朱邦月原以为辛苦几年,把两个孩子养大必有出息,尽到了一份爱心,也对得起长眠九泉之下的朋友。不料想,潜伏在朱玲妹体内的病毒,遗传给了儿子。1993年起,大儿子顾中华的肌力开始萎缩,丧失了自理能力。1998年,小儿子朱邵华也肌无力,母子3人的日常生活就全靠他打理。这些年来,朱邦月每天清晨5点多起床,整理好自己的伤口后,就开始一天的辛劳,洗米煮粥,洗衣服,搞卫生。6点半左右开始帮母子3人起床穿衣。从喂早餐到伺候3人上卫生间,一直忙到9点,才上街买菜;午饭之后,短暂休息一会儿,就要伺候3人洗澡。忙碌了一天之后,他再借着昏暗的灯光,自己清洗伤口,敷药、换药。

    2006年,靠福建省红十字会募集的爱心款,朱邦月切除了病腿并装上了假肢。腿不痛了,行动却更不方便了。

    一家4口都是残疾人,家庭容易被悲观情绪所笼罩,为了给全家人鼓劲,朱邦月每次外出前总会大声说:“又要去完成一项任务喽!”买菜回家带回了时鲜水果,小儿子朱邵华就会大呼小叫地回应说:“老爸又给我们带来新鲜水果啦!”回来后,他还会开心地把外面的见闻讲述给妻儿听。

    后来,朱邦月的“家庭服务”工作也有了变化,他上午打扫卫生、煮粥,帮母子3人穿衣、洗脸、刷牙,并在床上给妻子和大儿子喂早餐,上街买菜,中午用自制的轮椅将妻子和大儿子拖到厨房吃午餐,妻儿无法自己吃,他就一口一口喂;下午,洗完衣服后,再逐个将妻儿抱去解决排泄问题,并帮他们擦洗干净,再将妻儿逐个拖进杂物间去洗澡;晚上服侍妻儿吃晚饭,帮母子3人脱衣服,抱他们上床,用皮带将妻子和儿子的双脚固定住,盖好被子掖好被角,夜间还要起床帮他们逐一翻身。

    他用生命的烛光,点亮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很多时候,朱玲妹都要坐在缝纫机前活动自己的双脚,这是朱邦月想出来的办法。朱邦月还告诉她,你有事时,就摇一摇手里的小铃铛,我马上就会过来照看你。

    面对孩子们因无法动弹而出现的情绪失控,朱邦月每天总是耐心疏导,想方设法让他们开心,每天微笑着开始他的“护理工作”,这让全家人感到特别温暖。

    有一回,朱邦月没有站稳,他整个人就摔倒在地上。他摔倒后,挣扎半天也起不来,妻儿们在床上动也动不了,他年纪大了,一家人都非常担心。但是,再痛再苦,他都忍着,他不会在妻儿面前显露,怕影响妻儿们一天的情绪。

    朱邦月常说:“每当全家人坐在一起的时候,我更能体会到一家人互相搀扶、互相依赖,顽强生活下去的力量。”他在门前种了一些花草,天气好的时候,他就把母子3人推出来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对于这个特殊的家庭来讲,这是一段难得的幸福时光。

    近年来,朱邦月先后获得全国煤炭系统“百名感动中国的矿工”、全国“感天动地父母隋十大真隋人物”、“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2009年9月20日,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举行,朱邦月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典礼结束后还没来得及去鸟巢和水立方看上一眼,朱邦月就匆匆赶回了老家,因为他放心不下躺在床上的妻儿们。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朱邦月的颁奖词中写道:“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父亲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父亲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朱邵华创作了纪实文学《只想做个好人》和《我的父亲不是生父》,道出了这个一家四口都有残疾,在生活中遭受的难以想象的磨难,还有父亲不离不弃的坚实感隋。2013年初,45岁的朱邵华离开了这个世界……半年后,《为爱而来》正式出版。两年以后,同名电影在全国播映,朱邦月的事迹再一次感动了无数的人…… (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