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6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872422
五十年后忆青春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老同志之友》2016年第10期
     母亲于秀英1960年考入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装配专业。当时,与母亲最要好、最处得来的是一位同宿舍的女同学宋仁香(现改名宋杰),两人是出行并肩,情同姐妹。

    毕业之后,母亲回到营口,宋仁香则去了西安飞机厂。虽然山高水远,但两人彼此挂念,一直联系不断。随着年龄增长,也更添有生之年再见面的愿望。前不久,母亲在女儿的陪伴下,飞往古城西安,与宋仁香阿姨相见相拥、泪噙眼际。

    时隔50多年,母亲还见到了同班同学杨亚宝、于兴珍。4位头发已斑白的老人追忆往昔,感慨万端。她们忆起当年最热闹的事就是每年的迎新联欢会。每每是班主任王恩厚老师布置下任务后,团支部书记宋仁香就组织大家参与活动。身为文娱委员的母亲更是积极策划排演舞蹈节目……

    当然那时学习还是最主要的任务。学校非常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开设的课程既有基础课以及空气动力、材料力学、技术切削等专业理论,也有车床、刨床、铸造等实际操作,校内还有实习车间可供讲学用。记得一次考试前,母亲和宋仁香阿姨为了多学会儿,在教室熄灯后没有出教室,藏到课桌底下躲过了值勤老师检查,点着蜡头复习功课到深夜。不想推门想出去时才发现门已被锁上了。两人没有办法,只好跳出窗户,顺着外墙上由铁栏杆组成的消防梯摸着黑一步步挪下房。现在想来,这也竟成了一段值得回味的趣事。

    当时的沈阳航校在周边人眼里不仅校园宽敞漂亮,也显得有几分神秘。学生、老师必须胸戴校牌才可出入校园,而且门口检查的绝不敷衍,非常认真。当时学校规定,不能把在校所用的课本带出校门,更不能带回家,这是保密条例。身在“保密学校”,自然倍感自豪和荣耀,这也激发同学们自觉自愿地刻苦学习的热情,以求不辜负国家、社会对这些学子的培养和期待。这所“保密学校”也确实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奔赴各地,投身祖国机械与航空建设的滚滚洪流之中…… (于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