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友》 > 20191
编号:13569852
人工智能,能否取代医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健康之友》 20191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由由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执导的科幻电影《机械公敌》,讲述了科技时代那些已经渗透入人类生活的智能机器人,作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机器人开始在各个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类对这些能够胜任各种工作且毫无怨言的伙伴充满信任,它们中的很多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的组成成分。但是,机器人随着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已经学会了独立思考,并且智商已经远超人类,它们已经是完全独立的群体,一个和人类并存的高智商机械群体,它们也随时会转化成整個人类的“机械公敌”,最终导致了一起凶杀事件,从此让人类无法再相信机器人的故事。

    虽然故事是虚拟的,但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具有思考呢?2016年年初,NphaGo和李世石的惊世大战让人工智能这个词流行于大街小巷,其实在这之前,已经有无数科学家默默耕耘了60年,终造就NphaGo的神奇。

    从《机械公敌》再到人工智能挑战李世石成功后,有些人产生了这样的怀疑,人工智能应用在医疗领域能够取代医生么?

    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只能辅助,确不能做为主导,因为人工智能始终无法具备感情和思考,他只有运算。目前的人工智能主要是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运算,构建算法模型和深度学习网络完成指定任务,已经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并表现优异。

    但是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或许在将来就像《机械公敌》里面的机器人一样不仅要完成指定任务,还会有知觉、有自我意识,能推理、自我解决问题,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还是非常遥远的事。

    目前人工智能系统在某些领域甚至还可以媲美或“取代”·临床医生。比如在疟疾疫情严重的非洲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病理医生,患者难以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微软与盖茨基金会合作开发的血液涂片人工智能分析诊断系统,有望破解这一难题。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目前微软正在进行与艾滋病相关的研究,“艾滋病病毒与计算机病毒有相似之处,都会不断变异并逃逸防御系统”。

    人工智能的终点是有知觉、有自我意识,在目前的技术情况下,完全替代医生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能够辅助医生诊断诸多疾病,但是它只是在诊疗的部分环节帮助医生快速判断、提供建议,却无法取代医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