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友》 > 20195
编号:13554044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健康之友》 20195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非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干预。采取焦虑量表( SAS)及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82.50%,干预组总满意度95.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对于提高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167-02

    舒适护理是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通过提高患者在接受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舒适度,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进而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科室之一,患者进入陌生的手术室环境中,难免会出现焦虑恐慌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及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治疗的适应症;(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全麻者;(2)精神异常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0例,20-65岁,平均年龄( 36.85±2.64)岁,骨科手术11例,妇产科手术13例,普外科手术17例。干预组中男22例,女19例,21-68岁,平均年龄(37.01±3.05)岁,骨科手术12例,妇产科手术15例,普外科手术14例.两组患者在J陛别、年龄、手术类型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由手术室护士核对患者相关信息并完成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为患者进行输血及补液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完成相关记录,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

    1.2.2干预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手术室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手术室环境,保持室内温度220C -25℃,相对湿度40%-60%。尽量保持室内安静,缓解患者紧张情绪。(2)加强关于患者隐私保护的培训,尊重和理解患者,及时解答患者的相关疑问。(3)术中体位护理。在调整患者体位时尽量避免过度外展,为患者调整四肢最佳摆放角度。患者需保持截石位时,将海绵垫垫在患者双腿与腿架之间上,避免腿部肌肉及神经受挤压。术中注意加强下肢的按摩,避免血液循环障碍。(4)术中护理。对患者的担心及疑虑及时回应,緩解患者紧张焦虑心态,引导患者保持最佳状态完成手术。(5)术后护理。为患者擦拭身上的血迹污渍并用无菌生理盐水清理干净为患者穿好衣服并送回病房。做好管道护理工作,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及时进行疼痛护理。

    1.3 观察指标

    1.3.1焦虑评分利用焦虑量表(SA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得分情况。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超过50分则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

    1.3.2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满分100分,总分< 60分则表示患者不满意,总分60-79份表示患者比较满意,总分80-100分表示患者非常满意。满意率=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录入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评分比较分析

    干预前,两组焦虑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干预后,对照组总满意度80.5%.其中很满意13例,一般20例,不满意8例;干预组总满意度为95.1%,其中很满意21例,一般18例,不满意2例。两组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X 2=8.166,P=0.004)

    3 讨论

    手术是一种十分明显的应激源,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手术及麻醉的顺利实施[1]。因此有学者认为必须加强手术室护理,特别是对患者开展术前访视、术中及术后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程度[2]。传统手术室护理以疾病治疗为核心,忽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患者难以全面了解手术过程及手术设备,术前及术中心理恐慌和焦虑情绪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舒适护理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的直接感受,提倡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评估及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程度。

    本研究所制定的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手术室环境改善、医务人员开展尊重患者隐私的培训,术中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等,让患者能在短时间内适应陌生的手术室环境,同时及时解答患者相关疑问,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焦虑程度。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组患者焦虑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护理满意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这提示患者对个性化术前访视工作予以高度认可,这与薛瑞等人研究结论相一致[3]。综上所述,手术室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对于提高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艳.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36-36.

    [2]洪思友,黄桂华,陈小雪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1):1689-1690

    [3]薛瑞,王毅辉舒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55-256., http://www.100md.com(王鸣威 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