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
编号:13541186
经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健康之友》 20198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组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经椎间盘镜组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透视时间均较短,两组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对照组的相对较长;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对照组均显著的短于实验组。在术前VAS评分、0DI评分对比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周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上,对照组显著小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终末随访时评分的比较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的治疗中,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组治疗路径相较于经椎间盘镜组路径具有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优点。

    【关键词】经椎间孔镜;椎间盘镜;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8-0180-01

    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我院接收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经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60例,其中女性34例,男性26例,實验组中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7.2±3.4)岁。对照组中女性35例,男性25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28.1±3.6)岁。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在患者完成硬膜外麻醉后,选取俯卧位,将腹部垫空,降低腰椎前弓,将手术节段椎板间隙张开,对铺巾实施常规消毒。通过c型臂x线机的作用下实施手术节段定位,定位点通常位于病变节段棘突间隙。针对椎间盘突出侧棘突旁0.5cm展开一个长度在7mm手术的切口,放置铅笔头样将管道扩展,接着在工作通道放置。同时实施术中透视在明确工作通道于病变节段椎板间隙中,将扩展管道取出,在内镜放置。若是椎板间隙不超过8.0mm,则需借助镜下磨钻切除一些椎板组织,同时放置内镜。借助Ellman双极射频电极将椎板间隙内脂肪及纤维组织清除,将黄韧带暴露,于下关节突内侧缘黄韧带上打一小口。在完成减压前需对神经根再次探查,多加嘱咐患者咳嗽,把40mg甲强龙顺着工作通道在神经根周围注射,将工作套管拔除,对术口常规缝合。

    实验组患者在完成硬膜外麻醉后,选取俯卧位,腹部垫空,借助C型臂X线机定位手术节段,于患者的椎间盘突出侧紧贴棘突展开一个长1.5-2Cm横行手术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层切开,逐级放置扩张套管在椎间隙,同时发展固定工作通道,将扩张套管取出,对在椎间隙间的工作通道位再次定位,将光源、可视系统安装,在完成椎板间隙内软组织的清除后,借助椎板咬骨钳将一些上位椎板下缘、关节突内侧、下位椎板上缘咬除,对黄韧带暴露同时切除,实施神经根管减压,把神经根、硬脊膜牵向对侧,借助相应的髓核钳针对突出髓核组织摘除,在神经根、硬脊膜减压完成后,针对术口后常规缝合术口实施冲洗。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两组术中透视时间均较短,两组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对照组的相对较长;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对照组均显著的短于实验组。具体见下表1。

    2.2两组VAS及ODI评分的对比

    1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2-1年,对照组随访时间(13.6±5.2)个月,实验组随访时间(14.6±3.5)个月,在随访时间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前VAS评分、0DI评分对比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周的VAS评分及0DI评分上,对照组显著小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终末随访时评分的比较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椎间盘退变较重、病程较长、局部组织增生显著等并且合并诸多的基础疾病,对手术耐受力往往不高,所以,针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选取微创手术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中透视时间均较短,两组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对照组的相对较长;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对照组均显著的短于实验组。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组治疗路径相较于经椎间盘镜组路径具有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优点。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百拇医药(赵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