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之友》 > 20198
编号:13541498
浅译节选《伤寒论》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健康之友》 20198
原文,译文,常用中药,体会
     【摘要】《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一部晚年著作,成书于公元200—219年,是《伤寒杂病论》里的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伤寒外感、内伤以及疑难杂病的诊断与治疗,既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又有指导临床的意义,是中医临床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的指路明灯。本文仅选择临床常见的几条原文解释供同道们参考。

    【关键词】原文;译文;常用中药;体会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8-0292-02

    一.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译文:本条文主要说明患者出现头痛、颈项僵硬、脉浮而怕冷,提示以上症状为太阳病的基本脉证,治疗多用辛温解表药驱散寒邪。

    常用中药:麻黄、桂枝、羌活、防风、鲜姜,以微微取汗为要。

    二.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译文:当患者出现发热、汗出、怕风、脉缓时,为中风的表现。这里的中风应与脑中风不同,应相鉴别,这里的中风是外感病邪而致,其病因病机不同,治疗也各不相同。

    常用中药:桂枝、葛根、羌活、防风、金银花、柴胡。

    三.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译文:当患者受寒邪侵袭后,已经发病,但还没有发热,只是怕冷,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呕吐,上有呃逆,脉象阴阳俱紧,浮与沉,均为伤寒,是被寒邪所困束而出现的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