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心血管系统 > 血型
编号:13532932
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健康之友》 201910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评估血型实验室在输血检验之中应用质量控制对应用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例数=500例),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例数=250例)在实验室输血工作中进行常规检验,实验组(例数=250例)在进行实验室输血工作中除了和对照组一样进行常规检验工作外,还加强输血质量控制,对对照组、实验组取得的治疗效果展开组间的分析和对比。结果:实验组在实验室中加强质量控制后,该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经常规检验后,该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实验组经质量控制之后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时需要加强对输血管理工作,在患者输血管理之中加强质量控制,可保障其输血不良反应得以进一步降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型;质量控制;应用效果;输血;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124-01

    在臨床之中输血是常见的治疗方式,这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体现出现代医学的不断完善[1]。因现代医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得以不断的完善、进步,输血在临床中的性质、成分也随之改变,从原本的替补性输血转变至治疗性输血,且血制品也从本来的血源性转至生物技术。临床中的输血治疗成功与否和不良反应紧密相关,本文旨在评估血型实验室在输血检验之中应用质量控制对应用效果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文论述:

    1 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研究的对象为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例数=500例),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年龄23岁-35岁,平均年龄为(29±1.5)岁。实验组年龄20岁-38岁,其年龄均值为(29±1.3)岁。患者、家属在治疗前已了解输血方案、治疗风险,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已将合并高血压(血压无法控制在预期中)、药物过敏、全身性感染、脑出血、先天性心脏病、认知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在外,分析和比对实验组患者资料、对照组资料,在研究结果之中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例数=250例)在实验室输血工作中进行常规检验,实验组(例数=250例)在进行实验室输血工作中除了和对照组一样进行常规检验工作外,需要加强患者输血适应症的控制,献血者需进行血液检验,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在输血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血标本检验工作。患者接受输血前,需要做好血标本的检验工作,按照临床关于输血计数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血标本的采集、运送,对供血者的血型和血液保质期展开仔细核对,之后审查采血日期、交叉配血实验以及血型等,保存好输血申请资料,于血液标本采集好之后并将标签贴好,做好等级,将输血者、供血者申请单送至实验室,并对资料进行核对,并做好消毒工作。加强患者血型鉴定质量控制,血型检验时需选择标准血清,按照临床的规定进行试验操作,加强血清、血球比例的关注。需要按照患者的个人状况,进行血型检查,严格按照说明书展开试验,以保障血型鉴定质量。

    1.3统计学研究

    此次研究在经过对数据统计、分析时均采用PPSS22.0软件,关于组别间计数资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n%)对相关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关于组别间计量资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x±s)对相关的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组别间的检验水准采用P<0.05对数据展开核对,此次研究中组别间P值对比若小于0.05,则可判定组别间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输血原因分析中:122例因子宫收缩乏力而输血,38例因瘢痕子宫、胎盘粘连而输血,41例因贫血而输血,13例因血小板减少症而输血,16例因前置胎盘而输血,20例因宫颈或软产道损伤而输血。对照组输血原因分析中:120例因子宫收缩乏力而输血,40例因瘢痕子宫、胎盘粘连而输血,39例因贫血而输血,18例因血小板减少症而输血,15例因前置胎盘而输血,18例患者因宫颈或软产道损伤而输血。实验组在实验室中加强质量控制后,该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发热共3例,共1例为短暂皮疹);对照组经常规检验后,该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发热共31例,其余18例为短暂皮疹);实验组经质量控制之后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在临床之中输血是常见的治疗方式,输血工作需经过多个环节,并且涉及的层面也比较广,临床需要加强输血工作的管理。在患者输血之前,需要对血液进行采集、鉴定,进行交叉配血,以保障患者输血的安全。医护人员不仅掌握丰富的血型知识,熟练输血工作中的相关操作步骤,还需要做好输血检验,避免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等事件的发生。质量控制需医护人员按照临床的操作规范展开实验,需加强血型检验工作中每个步骤的准确性,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实验室中加强质量控制后,该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经常规检验后,该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实验组经质量控制之后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组别间数据分析和比对中有明显差异(P<0.05)。概而言之,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时需要加强对输血管理工作,在患者输血管理之中加强质量控制,可保障其输血不良反应得以进一步降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谷菲,孟庆进.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6):161-162.

    [2] 李文秀.分析血型实验室在输血检验中的相关质量控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1):162., http://www.100md.com(卡布努尔·马木提罗双)


    参见: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心血管系统 > 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