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肥胖病
编号:13513275
肥胖病人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2
     【摘 要】目的:探究在肥胖病人中应用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工作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肥胖病人,人数为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教育工作,为对照组(50人),一组给予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干预和饮食搭配指导(50人),探究其不同方法对应的干预效果,对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给予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差异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给予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BMI,WHR,FBG,TG和TC指标更低,而HDL-C和HDL-C指标则各更高,其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组间比较意义(P<0.05).结论:在肥胖病人中将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进行应用,其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制定膳食结构,对患者体重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对患者的体质进行改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肥胖病人;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2-00-01

    肥胖问题成为了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是从不同食物中对其具有的提升血糖潜力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临床发展中,将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方法进行应用,能够实现对肥胖病人体重的有效控制,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规划。本研究将以此入手,探究其应用效果和常规教育方法效果所产生的数据差异性。

    1 组间数据差异和实际干预方法

    1.1组间资料差异比较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肥胖病人,人数为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教育工作,为对照组(50人),一组给予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干预和饮食搭配指导(50人),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45.86±3.25)岁,其中本科学历人数28人,专科学历20人,2人为专科以下学历。而对照组中,患者对应的平均年龄则为(46.03±3.22)岁,其中,本科学历人数为27人,专科学历20人,专科以下学历3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可进行组间比较。

    1.2实际干预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饮食教育,对其饮食用量进行控制,并减少高热量食物的食用量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干预时间控制在6个月。在第一周给予患者一对一具体饮食教育和干预方法,并在此后进行随访,每1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电话随访指导。

    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和膳食搭配指导内容。首先确定基线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涉及患者是否在就诊前接受过肥胖营养知识和饮食血糖生成指数教育等,并将其分为两个具体问卷,以便于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为患者开展平衡膳食内容讲座,将血糖生成指数饮食干预内容为患者进行介绍,给予其宣传教育。并为患者展开低血糖生成指数的事物选择和搭配指导,为患者发放相关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分类膳食调查表,将患者每天的餐食选择情况进行记录,并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出发,为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食物低血糖生成指数指导,主要包括如何选择食物,如何合理搭配食物等,为了将患者色的全天总低血糖生成指数值进行减低,需要在尽量满足患者口味的情况下,保证其机体营养的均衡性[1]。同时,需要将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证,并积极鼓励患者能生吃的食物要生吃,避免饭菜果蔬过烂等,并要提倡患者尽量以谷类食物为核心,保证粗细搭配。从而实现对患者体重的有效控制。本研究中所选择的GI食物主要被分为7类,分别为谷类制品,豆类制品和未加糖奶类,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和坚果,薯类,给予患者饮食干预,主要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等内容进行入手,给予患者merit餐普制定,并对其进行记录。

    1.3统计学数据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x±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x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2]。

    2 结果

    给予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差异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给予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BMI,WHR,FBG,TG和TC指標更低,而HDL-C和HDL-C指标则各更高,其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组间比较意义(P<0.05).

    3 讨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推进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改变,就其中的肥胖问题来说,其对应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成为了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其中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是从不同食物中对其具有的提升血糖潜力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会在一定程度上将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效果进行反应,而其血糖又与人体质量和血脂情况之间存在撞色衣一定的联系,将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方法进行应用,能够实现对肥胖病人体重的有效控制,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规划[3]。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了常规教育方法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其结果显示为:给予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差异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给予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BMI,WHR,FBG,TG和TC指标更低,而HDL-C和HDL-C指标则各更高,其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组间比较意义(P<0.05).

    就低GI饮食教育来说,其通常是帮助患者建立饮食习惯,促进膳食结构,并对患者的身体质量和体制进行改善的主要方式,肥胖问题成为了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是从不同食物中对其具有的提升血糖潜力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临床发展中,将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教育方法进行应用,能够实现对肥胖病人体重的有效控制,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规划。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肥胖病人的低GI食物饮食教育结果中,其谷类制品,豆类制品和未加糖奶类,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和坚果,薯类等在给予教育干预前,对应的量分别为16.00%,16.00%,38.00%,16.00%,50.00%,40.00%和6.00%。而在给予教育干预后,则分别为92.00%,74.00%,92.00%,86.00%,94.00%,54.00%和64.00%,其数据差异显著。也就是说,给予患者一定干预教育,能够将患者的膳食营养结构进行提高,从而将患者的全天膳食总GI值进行降低。同时,患者的8项指标均得以改善,而肥胖者在接受教育干预后,其效果显著于给予患者教育干预工作实施前,并且也显著于对照组患者,也就是说,肥胖病人的身体质量和血糖,血脂等指标均得以明显改善。, http://www.100md.com(杨雪艳 姜园园)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肥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