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08年第16期
编号:11669220
生物人工肾(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8月15日 《百科知识》 2008年第16期
     种体外循环造成的红细胞破坏,免疫性疾病引起溶血贫血危象、恶性疟疾及抗疟药物如伯氨喹啉、奎宁等引起的溶血等可产生血管内溶血;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造成的感染等,这几类原因都可以诱发急性肾小管坏死,从而出现急性肾衰竭。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急性肾衰竭,但如果急性肾衰竭迅速恶化并造成肾脏不可逆的损害,就难以治疗。肾小管和集合管会失去它们的生物活性,难以再执行重吸收、排泌、维持酸碱平衡的功能,最后恶化形成尿毒症。

    早在20世纪初,医学研究者就设想,能否用人造的血液过滤器来代替肾的过滤功能,这便是研制人工肾脏的萌芽。早在1911年,美国年轻的医生爱贝尔(Abel)就因为眼睁睁看着许多尿毒症病人死去而下定决心要研制人工。肾来挽救病人生命。经过多次试验,1913年,爱贝尔发明了一种简单装置,用火棉胶作透析模管,再用蛭素作为抗凝血剂,在兔子身上做实验。

    爱贝尔在大白兔的动脉和静脉各插入一根细管子,将两根细管子与一根由火棉胶制成的管子相连,并将火棉胶管浸在一个盛有生理盐水的盆中。血液从动脉出来,经过火棉胶管过滤,又流回静脉中。火棉胶管过滤出了大量的废物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