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744657
“分身”者的真相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百科知识 2011年第7期
     一个中规中矩的女孩特瑞莎在自己家洗手间的镜子中,匪夷所思地看到了一场凶杀案。这场凶案“发生”得如此逼真,令她非常困惑。因为无法求助于警察,她最终找到了心理学家莱特曼博士。在抽丝剥茧的谈话过程中,莱特曼博士发现特瑞莎有多个“分身”,而那场凶案是她的一个“分身”——生活颓废的杰西的真实经历。在她恢复到特瑞莎的时候,杰西经历的事情就通过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了——从镜子中“看到”。发现特瑞莎的多个“分身”后,莱特曼博士让特瑞莎装扮成颓废的杰西的样子,使凶手自投罗网,帮助特瑞莎解开了谜团,脱离了险境。

    这是美国电视剧《别对我说谎》中的一段情节,类似的有关于“分身”的故事也发生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惊魂记》、《禁闭岛》、《一级恐惧》……这些影片虽然情节不同,但都有层层悬疑、险象环生的特点。当观众按照影片提供的线索慢慢推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时,影片的结尾却揭开了完全让人意外的结局:都是主人公的“分身”惹的祸。

    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现象吗?如果有,那么是如何引起的?
, 百拇医药
    “分身”到底是什么?

    所谓“分身”,学名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以往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这是一种心因性身份障碍,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存在。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甚者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而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过去认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研究发现,多重人格其实并非那么少见。此症以女性为多,其发病率通常为男性的3~9倍。

    现实中的“分身”者
, 百拇医药
    1815年,安德鲁•埃利科考提出有关玛丽•雷诺尔兹身上出现的两种人格的发现,据说是历史上有关多重人格的首次文献报道。玛丽生于英国,4岁随父母迁至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定居。长大后她成了一个虔奉宗教、性格孤独、心情抑郁的女子。18岁开始她常常受到一种莫名奇妙的疾病的困扰,其中一次使得她接连几个星期视力和听力全部丧失。后来又有一次发作使她一度完全丧失了记忆,人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成了一个性情开朗、喜爱交际和户外活动的女子。可5个星期后,她突然陷入沉睡之中,醒来时,她又重新恢复到过去的状态,而且对自己身上曾发生过的巨大变化一无所知。就这样,这两种人格在她身上不定期地交替出现,直到36岁,她的第二种人格才占据绝对优势,并一直伴随到她生命的结束。

    茜比尔•多塞特大学毕业时,智商测验成绩为170,毕业后,她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但当她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由于记忆力衰退日益加重,她开始求助于精神病专家康纳利•威尔伯。威尔伯从茜比尔口中得知,她幼年时曾受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的残酷虐待。为了使自己在心理上能适应这种境遇,茜比尔的人格早年就产生了分裂,在她身上交换出现3种新人格。在以后的20年里她又出现了12种人格。在这些人格中有宗教狂热者,有热爱家庭的主妇,有勾引男子的荡妇,甚至有两个属于男性的人格。经过11年精心治疗,这十几种人格慢慢地融合成一种新的、也就是第17种人格。治疗停止之后,茜比尔恢复了正常生活,最后她在纽约成了一个著名的艺术家。
, http://www.100md.com
    另外,我们还可从一本名为《24重人格》的书中了解“人格分裂”的真实故事。这是一本纪实性的文学作品,又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作者卡梅伦•韦斯特博士身兼“人格分裂”患者和心理学家,他以刺激性的细节和令人心碎的清晰描写,揭示了罹患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对自身及家庭的影响。

    引发多重人格的原因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这种疾病多半受原生家庭影响,或幼年的经历诱发人格突变。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期所处的家庭环境是蛮横的、忽视的,他就会常常遭受挫折,从而引发愤怒或不满。要是这一环境拒绝接受孩子的愤怒或不满,他就会被迫压抑真正的情感,仅仅展现社会认可的行为。于是,孩子处于矛盾或冲突之中:一方面为避免处罚而压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压抑的情感并未消失,而是千方百计想出来表现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有通过创造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体验成客体(“他”、“她”或“它”),借此与孤独或寂寞作斗争。而后,凡是那些无法被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为,或者经常受到处罚的冲动,便很有可能被分离出来,压抑入想象中的游戏伙伴之中。这里,“我”是主体人格,“他”是另一种人格或后继人格。此时,主体人格尚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主体,把另一种人格看作客体(即想象中游戏的伙伴)。
, 百拇医药
    但是,当挫折继续时,当愤怒或不满因为不断的惩罚而变得日益增强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压抑入后继人格。为了保持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的“隔墙”就会加厚。慢慢地,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青春期,环境对个体的外部要求有可能变得更大。对个体来说,由这些外部要求引发的挫折和不满也变得更多。于是,在“隔墙”的那一边,被压抑的东西不断增长,所占“空间”也越来越大,从而削弱了主体人格。由于那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强烈要求表现自己,它就会周期性地接管主体人格。这种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人格变化表现出来的,具有周期性。当后继人格在一特定时间接管主体人格时,它的攻击和憎恨,以及其他主体人格无法接受的紊乱行为,会变得格外明显。

    多重人格也可治愈

    从前文的真实案例可以看出,多重人格并非不可治愈。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症状可能有变化或减轻,但疾病本身不会自发缓解。药物会有助于缓解某些症状,但对疾病本质不起作用。所有成功的治疗都是使用针对分离性身份障碍的特殊心理治疗,最终促成病人人格的整合。
, 百拇医药
    如果要达到将病人的人格整合,促成其和谐统一,恢复正常功能,完全消除症状的治疗目标,一般需要每周至少两次,持续3~6年的心理治疗。而人格整合是最为理想的治疗结果。心理治疗有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加强安全感、稳定感,使病人足够坚强地面对创伤性经验和人格问题。第二阶段,帮助病人回忆痛苦的经历,将因创伤而引起的痛苦体验表达出来。当病人的分离性症状原因被解除后,治疗进入最后阶段。这时对病人的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进行连接、整合和修复。有些整合可以自发实现,但大多数需要对人格进行重新组合和构筑,或者必须借助想象和催眠促成。整合完成后,病人还必须继续治疗。整合后的治疗十分必要,治疗次数虽有所减少,但不能完全停止。

    “分身”题材为影视剧增加了精巧玄妙的剧情,但现实中的“分身”者却经历着难以想象的痛苦,而且治疗过程也极其艰难。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善待身边的人,避免这种不幸的发生。

    【责任编辑】张小萌, http://www.100md.com(王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