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744512
岩石中建造的城市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1年第12期
     到西亚约旦旅游,好客的当地人就会说:“光看首都安曼还不够,一定要去佩特拉。佩特拉的历史与中国的长城同样久远。到中国,不能不去长城;到约旦,不能不去佩特拉!”佩特拉是2000年前的古代遗迹,位于约旦南部,距首都安曼250多千米,乘车沿着平坦的沙漠公路向南疾驰,不到3个小时就到了。

    千年古迹的发现

    佩特拉坐落在小镇瓦迪穆萨(意为摩西谷)附近。此地的摩西泉,据说是当年摩西率以色列人过红海、逃出埃及所经之地。当时在仿佛火焰山的环境里,不少人渴死。人们抱怨绝望之时,摩西得神助以杖击石,打出了泉水,成就了以色列人的迁徙。如今的摩西泉眼在一个白色圆顶的屋内,当地人士笑说里面的泉水清凉可口,喝一口可年轻10岁。

    公元前312年,西亚民族纳巴泰人占领该地并把它作为王都。那时的佩特拉地处丝绸之路的西端,是通往红海的必经之路,从中国、印度、波斯运来的丝绸、象牙、安息香等物品都要通过此地。沙漠之中,土匪时常出没,加上水源奇缺,丝绸之路事实上是条非常危险的道路。开始的时候,纳巴泰人也劫掠过往商旅,后来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商旅提供水源和安全保护,从中收取关税,皆大欢喜,佩特拉逐渐成为中东商业中心。擅长经商的纳巴泰人在前往埃及、叙利亚贩运香料、丝绸等商品时,也把佩特拉作为他们经商活动的中转站,进一步促进了佩特拉的发展与繁荣。
, 百拇医药
    公元前2世纪开始,纳巴泰人仿效古希腊城邦制度对佩特拉城进行管理,并发明了自己的文字。人们在岩石间雕凿了很多建筑物,凿成了一座“石头城”,使它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地名“佩特拉”来自希腊语,意为“岩石”。

    公元106年,纳巴泰人被罗马皇帝图拉真(98~117年在位)击败,佩特拉成为罗马帝国阿拉比亚行省的一部分,后来因商路改变和地震而逐渐衰落。7世纪伊斯兰教徒入侵后,佩特拉从历史上消失。

    佩特拉曾长期湮没在沙漠深山之中,多少世纪以来,这颗明珠一直没有被人发现。那时候,在约旦地区流传着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在约旦南部广袤的沙漠中间有一条神秘的峡谷,这条峡谷既深又长,但不知在何方。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批神人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宏伟的玫瑰城,并在里面藏了无数珍宝,谁能找到它,便可成为大富翁。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前去探索,但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直到1812年,佩特拉才被瑞士探险家布尔克哈特(1784~1817年)重新发现。
, 百拇医药
    法老珍宝殿

    1812年,布尔克哈特在漫游伊斯兰各国的途中,来到约旦南部。经历了9个月的探险,除捡拾一些散落在沙漠里的陶器碎片外,一无所获。这天,却见一座巨大的石山挡住了他的去路,绕那石山走不多时,布尔克哈特发现了一个峡谷的入口,此峡谷如今称为“希克”。入口处有3座从岩石上雕出的立方体,像是粗壮的石碑,后来才知道那是墓冢,称为“幽灵墓冢群”。

    走过墓冢群后不久,左边又出现了一座高大的陵墓,名叫“棱柱冢”。它从砂岩山壁雕刻出来,共有两层,上层顶部有4根高7米的棱柱(方尖柱)。峡谷两边陡峭的山崖高耸入云,足有百余米高。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2米左右。等走到峡谷弯道的出口时,眼前豁然开朗。

    那是一座高约130米、宽约90米的石山。石山正面的岩壁上,竟以令人惊叹的技艺雕凿出一座希腊罗马建筑式的门楼。整座山岩是玫瑰色的,整座门楼也是玫瑰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放射出异彩。
, 百拇医药
    这就是佩特拉古迹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名叫“哈兹纳法隆”,意思是“法老珍宝殿”。相传这里是埃及法老藏宝的地方,因此得名。整座珍宝殿采用希腊科林斯柱式设计,并糅合纳巴泰人的风格,从玫瑰红色的石壁中凿出,高43米,宽30米,看起来有10多层楼那么高,气派非凡。珍宝殿高两层,上层为3个分离的实心亭式建筑,两边为斜顶方亭,依山而凿,各有4根圆柱。中间为一圆亭,亭盖上隆起饱满的圆锥形瓮顶,亭周立有6根圆柱。3座石亭的实心亭壁上都雕着女神、天使、武士等塑像。下层为一个三角楣柱廊,踏上4级石台阶,左右各竖起3根直径1.5米、高约20米的圆柱。登上正面8级台阶,走进大门,里面是一间10平米左右的黝暗的石窟,内有3个壁龛。整座建筑,包括柱头、门楣、亭顶、亭壁及两层间的精美雕饰,全都是依山就岩雕凿而成,毫无一丝砌筑之处。如此宏伟壮观的门楼里面却只有一间小小的石窟,原作何用?是宝库?是墓室?是神殿?至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玫瑰色山城

    布尔克哈特的发现震惊了世界。经过多次探测和对所发现的一些铭文的破译,终于证实在希克峡谷终端后面的一块群山环抱的地方,就是古代纳巴泰王国的都城佩特拉。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筑而成,有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等,还有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水渠。由于城市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的,并以岩石带有绚烂的玫瑰色而闻名于世,常常被称为“玫瑰红城市”或“红岩城”。
, 百拇医药
    走出长约1.5千米的希克峡道就是外驿道,这里眼界要开阔不少。放眼望去,两边山崖雕凿了数不清的殿堂、洞穴以及纳巴泰人巨大的皇家墓冢群,其中瓮冢为3层巨窟重叠,具有宫殿风貌,极为壮观。

    这是寺院,那是庙宇,这是祭坛,那是……我们仿佛置身于石雕艺术的长廊之中,令人目不暇接。最令人惊异的是山弯处竟有一个半圆形的古罗马剧场,40排石阶能容七八千人之多。这是罗马帝国相继征服了希腊、尼罗河流域和小亚细亚半岛广大地区之后,又把它的势力扩展到这幽静的石城之国的见证。不同的是,别处的古罗马剧场都是石砌的,而这里却沿袭了纳巴泰人的传统,完全是依山雕凿的。由于年代久远,一排排阶梯式看台已经风化,但舞台边的根根立柱却依然完好,这是难得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

    女儿宫

    女儿宫是佩特拉又一著名古迹,它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

    佩特拉所在的山谷是一片缺树少草的地方,严重缺水,解决供水问题便成为历代统治者亟需解决的难题。相传有一位国王看到严重缺水给全城居民所带来的困难时,终日闷闷不乐。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计。国王颁布求贤诏书称,如有能引水进城者,不论其职位高低,国王定以公主相许。果然有一大智大勇的贤者揭下诏书,冒着生命危险四处探寻,终于在附近发现了清泉。接着,他又负责设计和指挥在山腰修建引水渠,现在峡谷进口处石壁左边的水槽即是当年的引水处。这项宏伟的工程建成后,清冽的泉水流进了干旱的佩特拉,人心大快,万众欢呼。国王大悦,下令召见这位贤者,当面把公主许配给他。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利民工程,国王命令工匠们建造了一座宫殿,名为“本特宫”,意为“女儿宫”。据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考证,女儿宫建于公元前30年,它的南北两道门各有12根大石柱,衬托着高达23米的石头宫殿,气势十分雄伟。

    【责任编辑】王凯, http://www.100md.com(王干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