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1年第19期
编号:12744333
男人何时开始剪短发?等9则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百科知识 2011年第19期
     男人何时开始剪短发?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在过去的历史时期,男人的头发同女人的头发是一样长的,只是梳头盘发的方式有区别。那时区别男女的方式是靠“胡子”。欧洲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男人流行戴假发,那些假发同女人的头发长度一样。1509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登位,他在头发上做重要改革,下令男人一律剪短头发,女人一律留长头发,不过男人可以留胡子。詹姆斯一世登基以后,恢复男人留长头发的习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所有的男人都戴假发,而且假发越长越好,还要烫许多发卷儿。在19世纪以前,发型总是变来变去,仍有许多人留长发,比如德国《共产党宣言》的著者马克思。直到19世纪以后,才形成男人留短发、女人留长发的风俗。就是今天,英国的法官在法庭的时候还要戴上长长的假发,以示他们早日的威严。

    中国男人留短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那时认为男人剪掉满清的长辫子是“革命”。

    “衣裳”的变迁
, 百拇医药
    人类最初的衣服应是树叶与兽皮连在一起的“围裙”。后来传说黄帝创上衣下裳,即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服饰,故后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中国的服装样式早已形成。如殷商时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装。到春秋战国时,这种上衣下裳开始变化,女子的“裳”(裙)已比男子的“裳”长了一些,就是说这一时期男女还都穿裙子。

    理发师起源于哪个朝代?

    我国很久以前是没有“理发”一词的,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到了汉代,就有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经•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宋朝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
, 百拇医药
    我国古代的自首制度

    犯罪后因自首而减免刑罚,是我国自古就有的刑罚裁量制度。关于自首制度,最早可考的文字记载为西周时期的《尚书·康诰》:“……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意思是虽然犯有大罪,但如果犯罪人已经把犯罪事实全部述说出来,亦不可杀。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自首制度的雏形。唐代的自首制度堪称中国古代自首制度的典范。《唐律疏议·名例》规定:“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这里的“未发”就是犯罪尚未被人发现的意思,也就是说,只要犯罪还未被发现,自首者就可以免罪。

    地球上最后的“男人国”

    阿陀斯山位于希腊海岸,占据着一个长40英里、宽4英里的险峻的半岛。阿陀斯山虽地处希腊,却不受希腊法律的约束,而直接听命于东正教的修道院。阿陀斯山除了那些古老的修道院,还有“女人禁入”的规定。据悉,自1060年以来,阿陀斯制定了“禁止女人上岛”的法律,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男人国”。这里不仅没有女性,就连一些雌性动物也不许存在,甚至连女性的照片、图画或有关女性的日用品也不准带上岛。这里的大多数人是一出生就被送来的,所以平生没有见过女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收音机、电视机、电报,也没有报纸,而仅有一辆汽车。岛上的平民百姓也一律过着禁欲的生活。阿陀斯山上的修士们都很有学问。
, 百拇医药
    我国使用餐叉历史早于西方

    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始使用餐叉了。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骨制餐叉,是三齿状的。这种餐叉,跟我们现在用的西餐餐叉形状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多。而且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种餐叉出土时,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当时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跟现在西餐的餐具的配伍是一样的。欧洲以前是直接用刀和手进食的,迟至15世纪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因为用刀把食物送进口里不雅观,改用叉子叉住肉块,送进口里显得优雅些。

    左藏库―给皇帝发工资的机构

    左藏库在隋唐时就有,宋初左藏库在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之下,与右藏库、内藏库一起,对盐铁专卖、度支盈余、户部税赋、皇庄租税、各地方长官进贡及各项专卖所带来的货币与实物进行集中的收支管理。从形式上来讲,皇帝的工资是左藏库给发的。左藏库收入来源中,皇庄租税和各项进贡是微不足道的,大项收入还是来自土地专卖。宋代以后,元、明、清三朝都有“楼店务”这种机构,其实就是搞土地专卖的。该机构经宫廷授权,对城区的国有土地进行出租,每年收取大笔租金,除地方分成之外,大部分都流向了左藏库。因此,左藏库给皇帝发工资绰绰有余。
, 百拇医药
    筵席的由来

    隋、唐以前,古人不使用桌椅。屋内称铺在地上的粗料编织物叫筵,加铺在筵上规格较小的叫席(细料编成)。宴饮时,座位设在席上,食品放在席前的筵上,人们席地坐饮。后来使用桌椅,宴饮由地面升高到桌上进行,明清时有了“八仙桌”、“大圆桌”,宴会形式已经改变,宴席却仍被沿称为“筵席”,座位仍沿称“席位”,筵席与酒席成了同义词。

    古陶瓷修复分几种?

    目前的古陶瓷修复工作可以划分成三类:研究修复、商品修复和展览修复。不同的修复目的,对于修复技术有不同的要求。研究修复:目的是为考古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工作提供较好的实物资料。因此,此类修复对损坏不严重的器物,比如剥釉、冲口、土蚀、非完全性断折及少量缺损等情况,一般只需清理干净表面污垢,而无需进行其他方面的修理工作。商品修复:是要把修复好的器物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为了能使商品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并获得较高的商业利润,对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极高。它不仅要做到把坏损的器物恢复到原有形状,而且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加工,使其表面的色彩、纹饰、质感、自然旧貌等,呈现出完好无损的视觉效果。展览修复:是为博物馆、展览馆提供理想的实物展品,以供广大观众参观鉴赏。此类修复的技术要求,与商品修复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对修复部位表面的视觉效果的要求可以比商品修复稍差一点。因为普通观众是不可能把展品拿在手里进行观察、鉴赏的。

    【文稿】李莉

    【责任编辑】蒲晖,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