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1年第21期
编号:12706508
段祺瑞其人其事(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百科知识》 2011年第21期
     段祺瑞南下后,王揖唐附逆心切,仍不遗余力为日本人效命,并试探段祺瑞对重返天津的意向。由此,还闹出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电报风波。1935年的一天,王揖唐给段祺瑞去电一封,文中写道:“玉裁诗集,已预约五部,余诗接洽,再待奉告。王赓”。局外人看了如坠云雾,段祺瑞却心知肚明。“玉裁”原指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但此处则隐喻段祺瑞;“五部”则指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而王赓乃王揖唐曾用名。段祺瑞看出日本人贼心不死,但如今他在上海,是鞭长莫及。但若含糊其辞,恐日后蒋介石知晓后必生疑窦,于是复电一封,断然拒绝王揖唐的邀约:“专电转陈。玉公谓:股东决不同,不约其他方面,切勿接洽。即已预约者,请作罢”。王揖唐和段祺瑞的电报往来,尽管都为隐喻,但还是为嗅觉灵敏的记者所察知。上海一家报纸用醒目的大字标题登出了一段文字:“预约诗集有五部,段祺瑞不出售;津王某来电,措词闪烁;段复告务须一切作罢,态度坚决可佩。”外人对此颇为不解,一时猜测纷起,不少记者甚至跑到段公馆一探究竟。段祺瑞深明大义,索性一表心迹,请《立报》记者把往来电文公布于众。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机日甚的关键时刻,段祺瑞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利用,保全了晚节,他的这一爱国举动深得人们赞许。

    尽管段祺瑞对世事已超然度外,但造访者不断。蒋介石对段祺瑞十分关心,那一日他亲自登门,门房“有眼不识泰山”,竟未启大门迎车入内。其子从二楼遥见似有客至,下楼询问仆役,接过名刺,方知是蒋委员长大驾光临,急忙迎入,并扶老父出见。蒋介石向段祺瑞执弟子礼,坐定后又询问其起居寒暖、身体现状等,了解甚详。其后,蒋介石指定军政部总务厅每月拨款给段祺瑞以供生活之用,极尽恭敬之能事。

    “八勿”之道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病逝沪寓,弥留之际,他留下亲笔遗嘱,提出忧国忧民的“八勿”之道。其中言称:“余年已七十余,一朝怛化,揆诸生寄死归之理,一切无所萦怀。惟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国虽危弱,必有复兴之望。复兴之道,亦至简单。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对于自己的后事,他嘱咐说:“余生平不事生产,后人宜体我乐道安贫之意,丧葬力崇节俭,敛以居士服,无以荤腥馈祭”。

    11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为段琪瑞举行了国葬。

    【责任编辑】王凯, 百拇医药(韩文宁)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