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1年第21期
编号:12744274
古代的葬玉习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百科知识 2011年第21期
     在中国文化中,玉并非只是简单的“石之美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还被古人附着了万物主宰、天地之精、道德楷模、避邪除祟、延年益寿等观念性因素,并具有了通神灵、显官阶、避邪祟、防腐朽等诸多的文化功能。而葬玉习俗就是上述这些观念影响下的产物。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谓的葬玉,并非泛指所有埋葬在墓中的玉器,而是特指那些为保存尸体而专门制作的玉器,主要包括玉衣、玉琀、玉握、玉塞、乳厌、厌胸等几种。

    玉衣

    玉衣,也称“玉匣”、“玉柙”或“玉甲”,是指用玉片连缀而成的包裹尸体的敛服。1968年,考古人员在河北满城的一座小山上,发现了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窦绾的墓。经过对墓中散落的玉片进行修复整理,复原出两套完整的玉衣,使得世人第一次得见“金缕玉衣”的真容。这两套玉衣外形与人体相合,均含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5个部分。玉片则有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和梯形之分,玉片上钻有小孔,以备连缀之用。

    继刘胜、窦绾墓玉衣发现之后,近年来相继出土了20余套玉衣,皆为汉代的遗存。这些出土的玉衣外形大致相同,惟连缀丝缕有金、银、铜等材质之别。丝缕的不同反映了汉代玉衣使用制度上的差别。据汉代文献记述,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公主等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事实上,这一制度到东汉时才真正确立下来,因为前述中山靖王刘胜只是诸侯王却也同样使用了金缕玉衣,而近年来在东汉的诸侯王族墓葬中却只发现了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玉衣制度是汉代皇室的专利,豪门大族如果使用玉衣则属僭越行为,将会受到严惩。
, http://www.100md.com
    据学者研究,汉代玉衣承自于先秦的“缀玉面饰”。所谓缀玉面饰,又称“玉覆面”,就是将玉片做成眉、眼、鼻、口等形状,以织物连缀,再覆盖在死者面部上,这是战国时代最为流行的一种丧葬用玉。目前发现最早的缀玉面饰出土于山西曲沃晋侯墓中。不管是“缀面玉饰”还是“金缕玉衣”,其初衷应该说都是为了追求尸体的不朽。因为古人认为尸体入葬时会遇到水银浸泡,而水银遇玉就会凝固,所以以玉敛尸会使尸体不腐,从而有再生的可能。延至三国时代,战乱不断,盗墓盛行,厚葬之风渐趋衰落。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殓葬习俗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玉琀

    琀,是古人入殓时放入死者口中的小型玉器,“送死口中玉也”,又称“押舌”,也即民间所谓的“饭含”。饭含是中国丧葬习俗中的重要仪礼。饭是指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含又作琀,是指在死者口中放入珠玉。这一制度起源甚早,山东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墓地发现12座有饭含丧仪的墓例,其所含者多是玉质镞形器,个别则口衔大骨针。商代则是饭含习俗最为盛行的时期,大凡属正式敛葬者,都毫不例外施用饭含。对于为什么施用饭含,《白虎通义•崩薨》曾这样解释:“所以有饭含何?缘生食,今死,不欲虚其口,故含。用珠宝物何也?有益死者形体,故天子饭以玉,诸侯饭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贝也”。如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年的曾侯乙墓中,在墓主人的口中就曾发现了作为“琀”的细小玉器21件,被雕作猪、狗、牛、羊、鱼、鸭等形,其“不欲虚其口”的象征意义十分明显。而在大汶口文化中,死者口含玉镞、骨针等物什,又非简单的“不欲虚其口”所能解释的,可能还有镇惊辟邪、护体守灵的意义。
, 百拇医药
    据记载,先秦时期琀有等级之分:“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又有时代之别:“夏时死者饭含用贝,周时改用玉”。自西周而后,以玉为琀渐趋成俗。随着含玉的发展,西汉后期至东汉初年,琀则定形于蝉形玉。事实上,蝉形玉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商代至战国墓葬中,也多有出土,此时的玉蝉是作为佩饰物出现的。玉蝉作为葬玉的口含最早见于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早期墓葬中,其后未见流行,直至汉代才渐趋成俗并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对于古人为什么选择玉蝉为口含,自古而今,主要有两种基本的认识:一是取蝉高洁之义,“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蝉居高饮洁”;二是由蝉蜕而联想到人的复活。清人瞿中溶在《奕载堂古玉图录》中曾说:“《说文》云:蜕,蛇、蝉所解皮也。则人之死,其尸首有似于蝉之蜕,而又不能食,古人或因即用为含玉耳。”自蝉蜕而想象人死而复活的观念应该更为朴素一些。

    玉握
, http://www.100md.com
    握,又称“握手”,是指入葬时握在死者手里的物品。按《仪礼》记述,所谓握手,就是裹在死者手上的玄黑色布块,形状呈长方形,中间窄,两头阔,四角有带子。事实上,以丝织物作握的墓葬主要发现于南方,而北方墓葬中死者多以贝和玉石作握。据考古发现,死者手握物品的习俗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前述山东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有31座墓主人手中握有条形蚌器、獐牙、玉镞器物和骨镞等。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玉器作握的习俗渐趋流行。此时的玉握最常见的是圆柱形,中央穿孔,宜于把握。西汉早期,玉握形制仍然没有固定,或以玉玦作握,或以玉刀作握。一直到东汉时,玉握则定形为玉猪,这一习俗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仍十分流行。北齐颜子推曾告诫家人,他死后要薄葬,不要有“玉豚”等葬器。由此可见,玉猪是当时必不可少的葬玉。

    事实上,死者手握物品习俗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灵魂不死的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人认为人死不能空手而去,要握有财富和权力。那么,所握为什么定型为猪呢?一种认为猪代表财富,猪是华夏先民的主要肉食品,以猪献祭或握于死者手中,有期盼死者“食无忧”的意思。另一种观点认为,早期人类视猪为神,人们想借它的威风去对付邪祟。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中国古代以礼制为中心的用玉制度的衰落,用于殓尸的丧葬用玉逐渐消失,玉琀与玉握作为一种流行的葬俗已不复存在。

    玉塞

    玉塞,也即堵住死者“九窍”的玉器。所谓“九窍”,是指人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个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九窍玉”,也即塞在9个部位的9件玉器。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呈圆角长方形;鼻塞呈圆柱形;耳塞呈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塞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古人认为,堵住这“九窍”,可防止人体内精气外泄而使尸体不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这同玉衣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是一致的。在西汉之前的墓葬中就有耳塞、鼻塞、肛门塞等零星出土,而完整的九窍塞则见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中。

    【责任编辑】王凯, 百拇医药(刘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