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743501
马鹿洞人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百科知识 2012年第11期
     如今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最近,马鹿洞人的发现引起考古界的关注。“马鹿洞人”是此前从未发现的新人种,他们生活在距今1.45万年~1.15万年前的东亚大陆,直到1.1万年前冰期结束才消亡。那么,1万多年前活跃在西南地区的“马鹿洞人”与现代人有何不同?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链接1:

    马鹿洞人的发现


    1979年,一名中国地理学家在广西隆林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具古人类骨架化石。1989年,中国人类学家在云南蒙自的一个洞穴中又发现3具古人类化石。不过,一直到2008年,才开始由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数个研究机构共同开始对这4具古人类化石展开研究。研究者将在这两处洞穴发现的人类命名为“马鹿洞人”,之所以有此称呼,是因为研究者发现这些古人类以已经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马鹿为食,所以称之为“马鹿洞人”。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也称其为“红鹿洞人”。
, 百拇医药
    “马鹿洞人”比同时期人落后

    头骨扁圆形、眉骨突出、脸形短而平、鼻子宽大,没有现代人的下巴,还有巨大的臼齿,这是关于“马鹿洞人”的描述。“马鹿洞人”所处的年代正是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向农业时代过渡阶段。马鹿洞人属于当时人群中的少数民族,这个距今1万多年前的“马鹿洞人”,却有10万年以上人类的特征,这是很少见的。在这一新发现之前,大家曾以为现代人,即智人,独占东亚大陆,没想到曾有其他和现代人不同的人种也曾生活在这片大陆之上,只是其血脉却因种种原因消失于无形。如今,考古人类学家把这些在人类历史上“失踪”的人群重新置于时间的坐标之上。

    链接2:

    三种人群特征对比


    早期智人特征:
, 百拇医药
    以马坝人为例。头骨呈卵圆形,额骨右侧的颧突保存,眉脊的外侧下延,颧骨也较前突,鼻骨较宽,鼻梁侧面观稍呈凹形。其颜面上部相当扁平。颅顶正中有类似矢状脊的结构,属高眶型。

    晚期智人特征:

    以柳江人为例。眼眶宽阔而低矮,鼻短而宽。头骨属中头型。颧骨较大而前突。犬齿窝不明显。

    “马鹿洞人”特征:

    没有现代人的下巴,有巨大的臼齿。眉脊粗壮,十分醒目,而左右眉脊间呈波状;眉额沟显著,在眉脊与额骨间,形成一条横向凹宽的沟;头骨较厚,最厚处为7毫米。

    马鹿洞人为何会保留古老的特征呢?据专家分析,这可能与云南本身的环境、温度、潮湿、海拔关系密切,使得具有古老特征的人类进化得慢一些。这个被称为“古老物种的避难所、新物种的起源地”的云南,成为不同人群迁移的相对集中的通道,其他地方无法生存的物种却能在此地生存。
, 百拇医药
    链接3:

    云南成为古人类的避难所


    云南地处青藏高原隆起并被三江长期切割形成的地理屏障,成为古人类南北迁移相对集中的主要通道,加之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云南自然地成为古人类在受全球地理气候变迁影响而迁徙的过程中,更能抵御恶劣自然环境、适宜生存的古人类“避难所”。如在这里曾发现了“元谋人”、“禄丰古猿”、“马鹿洞人”……

    东亚最“年轻”的古人类

    此前,人们对人类在亚洲的进化历史所知甚少,因为亚洲古人类化石较为缺乏,已发现的化石也有很多搞不清楚年代,所以之前的人类起源研究主要关注欧洲和非洲。马鹿洞人的发现则显示出人类于冰期末期在亚洲的进化历史是多么复杂,又是多么有趣。

    马鹿洞人是迄今为止东亚大陆发现的最“年轻”人类,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年代最近的在解剖结构不吻合现代人类特征的人群。此前,除了我们的祖先“智人”外,东亚大陆还没有发现其他距今10万年以内的古人类化石。以前的证据显示,第一批现代人类抵达东亚之前,这个区域可能没有人类居住,但“马鹿洞人”的发现可能会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类在亚洲的演化。专家表示,“马鹿洞人”种群是对亚洲早期人类生存状况的“惊人揭示”。人类进化史上,曾有多个人群生活在这个区域,也许代表着不同的进化线。比如马鹿洞人,他们最早也许来自非洲,却未能在东亚地区繁衍下去。曾生活在印尼佛罗勒斯岛上的佛罗勒斯人也是一种史前人类,其主要特征是体型小、大脑小,因此也被叫作“哈比人”,这个人群在约1.2万年前灭绝。与马鹿洞人、哈比人同时生活在亚洲的,还有从东北亚一直到澳大利亚广泛分布的现代人的祖先。距今1万多年的“马鹿洞人”兼具远古人类和现代人类的某些特征及亚非欧人群交融的特征,说明人类并不是在某一地区单独起源的,而是在不断迁徙、交融中演进的。
, 百拇医药
    马鹿洞人消失之谜

    关于马鹿洞人为何未能在东亚大陆延续下去,目前仍是一个谜。专家推测:这可能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

    马鹿洞人在冰期最恶劣的寒冷气候阶段存活了下来,当气候变得较为温暖时,他们也是存在的。但我们也知道,就在这个时期,全球范围内,一些直到冰期结束时仍然存活的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了。在马鹿洞,我们发现了一些巨型马鹿幼崽的骨头化石,它们也是在这个时期灭绝的,马鹿洞人曾以这些马鹿为食,也许他们就是随着这种巨型陆地动物的灭绝而灭绝的。这个时期,生活在中国南方的现代人类在行为上有一个主要的转变,那就是他们开始制造陶器用来储存食物,以及开始收集野生的稻米,这标志着现代人类向成熟农耕文明迈进了第一步。马鹿洞人曾和这些前农业时期的现代人类共同分享过东亚大陆同一历史时期的风景。专家认为,马鹿洞人的消失也许与他们无力和这些早期的农民在食物及其他资源上展开竞争有关。

    此外,一个已被科学界认可的事实是,1.1万年前,也就是马鹿洞人在地球上消失前,具有现代人外貌的人种和他们同时生活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但他们彼此间也许是隔离的,从这种隔离可推测他们没有进行异种交配,或者即使有,也是以非常有限的方式在进行的。

    【责任编辑】蒲 晖, http://www.100md.com(杨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