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743542
神秘的古国——高句丽(上)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2年第12期
     “翩翩黄鸟,雌雄相依。念我之独,谁其与归?”这首传唱颇广的伤感小诗《黄鸟歌》出于一位高句丽国王之口。“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李太白的这首乐府诗描绘了高句丽舞女的轻盈舞姿,美轮美奂、令人神往。两首诗引出了一个昔日的王国——高句丽,这个神秘古国陌生而又熟悉,传世七百载,亘古悠长、经久不衰,为华夏文化史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2004年,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

    高句丽(“句”读作“勾”,又作“高句骊”),简称“高丽”、“句丽”或“勾丽”,又因统治者氏高被称为“高氏高丽”(以此与今朝鲜族的血缘先祖“王氏高丽”相区别,笔者此处所指之朝鲜族涵盖朝鲜半岛之朝鲜族与韩民族以及世界各地之朝韩族裔)。高句丽始建于西汉武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建立者是扶余王子朱蒙。是年,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称王,故据地名定国名、族名均为高句丽。而后,朱蒙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史料记载,西汉武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国王子朱蒙为避兄弟迫害,逃离扶余国南下,以纥升骨城为中心建立了高句丽王国。
, http://www.100md.com
    高句丽的历史与传说

    大凡圣贤英豪出世,都会伴有异兆或留有传说,作为开国之君的朱蒙也不例外。相传,朱蒙的父亲解慕漱乃是天帝之子,其母名曰柳花夫人(据说是河伯的女儿),是扶余金蛙王的婢女。关于朱蒙降世史书中有一段记载,大概如下:一日,柳花夫人为扶余王闭于室中,“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后生一卵”,大如五升,扶余王厌恶大卵,先后把它丢给狗和猪,猪狗不食;又把它扔在路上,“牛马避之”;再把它抛在荒野,群鸟护之。扶余王又用刀割,“不能破”。无奈,只好把这枚大卵还给了柳花夫人。柳花夫人将其放在暖处,“有一男破壳而出”,这个男儿便是朱蒙。这则传说实际上有着一层深刻的含义蕴藏其间,那便是反映了高句丽人对太阳神的崇拜。这样看来,朱蒙出世与“日照卵生”相结合,也就不无道理了。

    虽然朱蒙的“横空出世”带有些许的神秘色彩,但是在沸流(今富河)水畔的纥升骨城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遗存。它既映射着朱蒙作为高句丽开国之君的丰功伟业,也承载了高句丽建国伊始太多的历史信息。
, 百拇医药
    纥升骨城之山城所处的五女山至今仍然高高矗立在桓仁县城东北5千米的浑江西北岸,山顶平坦、状如坦克。无独有偶,正如朱蒙出世伴有神秘征兆一样,五女山之名也不见于正史,只闻于传说。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出版的《怀仁县乡土志•地理类•山脉》记载:“五女山,在县城之北,形如石屏,屹立佟佳江岸,相传古有五女屯兵其上,因此得名。”也有史料记载:“相传唐朝有五女屯兵其上。”还传说古时有5位仙女下凡,为民除害,人们在山上修五女庙以示怀念。

    开国王城——五女山山城

    不得不说,朱蒙慧眼识金,选都得当,五女山确为佳地!五女山山峰酷似玲珑翠屏,四周悬崖峭壁,巍峨险峻。山顶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草木茂盛。站在东端峰巅,遥望桓龙湖(亦称桓仁水库,辽宁省最大水库),烟波浩渺,云天山水,浑然一体,桓仁如一幅美妙的画卷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站在太极亭俯视西南,北来的哈达河水与东西流向的浑江水相汇,流经之处,两条曲线划成一幅惟妙惟肖的太极图形。此奇特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 http://www.100md.com
    五女山山城乃高句丽肇兴之地。据专家考证,纥升骨城应为今桓仁县城附近的下古城子遗址,而五女山山城则为其山城。从这里开始,高句丽王国逐渐扩大了活动领域,创造了高句丽文化。山城南北长1540米,东西宽350~550米,周长4754米。山城居于山巅及东部山坡,是高句丽王朝的第一都城,也被称为“东方第一卫城”。提到卫城,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西方的雅典卫城和迈锡尼卫城。五女山山城同样具有卫城的六大要素,有神庙、宫殿、粮仓、兵营、水源和海拔高度200米的城墙,故得此殊名。山城呈长方形,依山就势,随山的起伏而建,西高东低,城西北以险制塞,以峭壁为天然屏障。

    城东南以打制的牛角石筑墙,山城分山上、山腰两部分。山上部分即是该山的主峰,位于主城的西部和西南部,海拔高度平均在800米左右,西南部地势比较平坦,周围峭壁如削,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110~200米,是古代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城内遗迹主要有1、2、3号大型建筑遗址、兵营遗址、哨所遗址、居住遗址、蓄水池、瞭望台、西门、1、2号防御墙等。山腰部分位于山城的东部、北部和东南部,虽然多位于平缓的坡地,但遗迹却很少,主要有南墙和南门、东墙和东门、哨所遗址等。
, 百拇医药
    山城的城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城墙形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墙,另一类是人工墙。山城的南、东、北、西四面的城墙大部分是以自然墙为主,仅在山下东、南部山势稍缓处和山上重要豁口处筑有人工墙,进行封堵。城墙全长4754米,其中自然墙总长4189米,约占城墙总长的88%,人工墙总长565米,仅占城墙总长的12%。山城的筑墙石料大体可以分为6种,即大石条、楔形石、梭形石、块石、板石和碎石,这些石料多半经过加工,由于用途的区别,加工程度亦明显不同。

    五女山山城共设3座门,分别在东墙、南墙和山顶西部。其中,西门宽约3米,两侧砌筑石墙,门略内凹,成瓮门之势。现存门阶、门枢础石、门卫室等遗迹。

    考古发现与建筑遗存

    山城中有一座高句丽时期的大型建筑遗址长16.4米,宽9.3米,深1.4米,北面借助山城凿开土壁,另三面砌有石墙,底面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岩石。据考古工作者推测,当年,在此放上滚木和木板,便可屯放粮食,此处便是山城的粮仓遗址,而其附近的凹坑便是兵营遗址。它们呈半地下状态,也就是我们今天俗称的“地窨子”或“地窖”,主要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里面的一个折尺形建筑便是火炕,里面分别设有2~3个烟道,上铺石板,石板上面抹泥,形成炕面。炕内设火灶,土塄上设有烟囱。此前的考古工作中也发现了大量陶器、铁器、铁镞、甲片等遗物,其中又多见有兵器,还出土了一件比较完整的甲衣,由此判断,这里应是当年的兵营,即山城卫戍部队的驻地。, 百拇医药(吴东铭 李玉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