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2743553
多彩的博峪采花节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百科知识 2012年第12期
     “达玛花开美人舞,五月博峪胜天堂”,被誉为“吉祥福地”的博峪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会举办独具特色的采花节。博峪位于甘肃与四川两省交界处,隶属甘肃省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村落多半建在山腰或山脚下,房屋均为上下两层木质结构,与南方山寨近似,故又被称为“藏寨”。博峪藏族保存了自己传统的语言和习俗,其中最盛大的节日就是纪念“珠玛柁底”的采花节。

    采花节的来历

    关于采花节的来历,有很多美丽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大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采花节。
, http://www.100md.com
    又说很久以前,博峪山寨里有老两口,膝下有6个女儿,家境贫寒,日子过得很艰难。一年端阳,按规矩该最小的六妹上山采花、背药水,医治全家病痛。六妹肩负重任上山采花寻药,不慎摔伤,疼痛难忍。忽然来了一位姑娘,给六妹治伤,并背她回到了家。老两口见这姑娘举止文雅,相貌俏丽端庄,便收养了她。这个自称“达玛”的姑娘能歌善舞,心灵手巧,每天侍奉二老,纺线织布,耕地播收。达玛姑娘率领六姐妹,踩遍博峪山山水水,寻药配方,治愈民间病伤,受到人们的爱戴。一天,七姐妹上山采花,突然狂风大作,黑云压顶,雷电交加,暴雨倾泻。七姐妹慌忙背起药兜觅路回家,中途却迷失方向,雨后失散的六姐妹回到了家,然而久久不见达玛回来。众人连夜寻找,发现达玛紧闭双眼,静静地躺在一棵常青树下,六姐妹与众乡亲悲痛欲绝,把达玛安葬在花山上。六姐妹以她为榜样,为解除乡亲们的病痛,继续爬山采药,救死扶伤,赢得了人们的永久崇敬。之后六姐妹也相继谢世,安葬于花山上。当地众乡亲为了永久留住七姐妹的芳迹,将博峪的7座山冠以七姐妹的名字。

    每年端阳,人们上山载歌载舞,植树采花,怀念七姐妹。人们的敬仰感动了七姐妹的魂灵。一次,一个小伙子经过达玛坟场,隐隐约约听到墓内悠悠地唱:“我是小仙,能唤风下雨,除病平灾,永远给你吉祥。”小伙惊魂未定,接着又传来同样的歌声,他急忙采了两束最香的花,一束插在达玛姑娘的坟墓上,一束插在家中花瓶里。这一年,他家万事如意,多年不生养的媳妇生了个活泼的胖小子。消息不胫而走,年轻的人们在吉祥的端阳这天,结伴上山祭扫七姐妹坟墓,聆听达玛姑娘唱歌,采吉祥花带回家。久而久之,采花、插花成了山乡民间的节日活动。
, 百拇医药
    采花节的庆祝活动

    采花节的节日庆祝活动大致可分为“抢水”、“采花”和“祝福”3个部分,其中“采花”和“祝福”都与民族歌舞相结合。

    节日由“抢水”活动拉开序幕。节日第一天,人们便纷纷到附近的山上抢泉水。抢到水后,有的人捧水痛饮,有的人背回家用以洗发、净身。相传这一天日出之前的山泉喝了可消灾祛病,沐浴可给人带来吉祥。然后,各家父母便将女儿尽善尽美地打扮起来。博峪藏区素有甘肃的“西双版纳”之称,山清水秀,藏家女儿大多长得美貌秀丽,加之精心打扮,个个美如天仙。她们在节日这天头顶叠成数层的青色新头帕,并用彩色饰带扎着;宽袖子的花裙层层相套,层层露出,有的达到7层之多;胸前穿由红珊瑚串成的胸衣,佩以汤盒大的玛瑙银盘;耳带银耳坠,头发梳成数十条细辫;穿红绸裤,小腿缠以洁白的“缠子”,脚蹬绣花鞋。女子服饰穿着必须有人协助,即便如此尚需花费近半个小时,服装颜色艳丽,民族风味浓厚。
, http://www.100md.com
    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村寨的乡亲们盛装来到寨口为上山的姑娘们送行。节日期间,出嫁在外的年轻媳妇都要回娘家,同娘家寨子的姑娘们一同由哥哥、弟弟陪同上山采花,没有亲兄弟的姑娘可由堂兄弟陪同。上山的姑娘们在寨口先在“奥老”(领队)的带领下向前来送行的人们唱《告别歌》,大意为:“花神”在召唤,我们上花山,采回鲜花献亲人。人群也随之歌唱,吹唢呐,放鞭炮,送她们出村庄……途中,过小桥向花山走去时,姑娘们还互相唱歌问答一些有关山花的知识,唱起《上山歌》。

    采花地点一般选在本地区最高、最负盛名的神山“刺儿坎”上。翻山越岭进入百花盛开的花山上后,姑娘们支锅做饭,小伙子们便来到山峰祭祀“花神”的地方,插上象征保护“花神”的新的木刀、木斧、木箭等,祈祷“花神”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在气候温湿的博峪藏区,“花神”充当了村寨、部落“保护神”的角色。 采花开始后,姑娘、小伙们结伴而行,一边唱着山歌看美丽的山景,一边采摘各种艳丽的花朵,直到姑娘们鲜花满头。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尽情地唱歌、跳舞,通宵达旦。第二天拂晓,采花姑娘和小伙们整理好头顶的花环,唱起《离别歌》 ,离开采花坪回村。当他们到离寨不远的博峪桥头时,早已守候在那儿的村民们便鸣竹欢迎。
, 百拇医药
    寨里由人们推选出来的3名中年妇女手捧斟满美酒的小龙碗,边唱边向采花人敬献。采花姑娘接过酒,唱起酒歌。按风俗,3位敬酒妇女要在桥头用歌唱形式向姑娘们提出一些关于上山采花的问题,采花姑娘一一答上后,才放采花人过桥回寨。人们将采花姑娘们拥向打麦场,大家手拉手,围成大圆圈,随着领头妇女摇起马铃声,跳起极富民族风格的圆圈舞,这就开始了祝福活动,人们边舞边唱,祈望吉祥。

    采花节的今天

    现今的采花节,所有15岁以上、30岁以下的女子都必须参加歌舞集训。五月初四一早,每家至少派一男一女去拜敬神山,适龄妇女未到的必须重罚。每位女子需由一位至亲的男子陪同。男人们背着刀枪干粮,举寨约集山上。

    至神山之顶,女子聚会歌舞乐神,男子则聚焚香柏。此时要祭奠他们最大的两位神祇——牧羊大神和既是祖先神又是战神猎神的山神。祭唱的歌词,最重要的一首是歌颂本部落先祖珠玛(猴)是如何变成人的。这支祭祀主曲无论是在敬神还是宴饮歌舞之际,均不可缺。

    五月初四上山的人们在向大神献祭之后,各家有血亲的男女就分开了。是夜全体人员宿在山上,既是对远古生活的回忆,也是以实际行动祭奠先祖。第二天即为初五,人们晨起下山,沿途采花,载歌载舞,小伙子和姑娘们挑寻情侣,女子纷纷用采来的花装缀自己,一时间歌满翠微,情溢山泉。最后到达村子,村内进山路口早已站满村民迎接。人们以花赠无子之家祈福,认为接花的人家会有好运,多子多福。

    【责任编辑】王凯, 百拇医药(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