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13期
编号:12743408
蝙蝠与夜蛾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百科知识 2012年第13期
     蝙蝠有着动物世界中最奇妙、最完美的声呐系统。它们头部的口鼻部上长着“鼻状叶”的结构,在周围还有很复杂的特殊皮肤皱褶,这种奇特的装置具有发射超声波的功能。蝙蝠超声波探测的灵敏度和分辨力极高,它们根据回声不仅能判别方向,为自身飞行路线定位,还能辨别不同的昆虫或障碍物,进行有效的回避或追捕。它们就是利用这种“回声定位”的方法,在漆黑的夜晚里非常准确地发现远距离个体很小的猎物,并以最快的速度百发百中地将其捕获。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法能在黑暗中发现和追捕昆虫,而且其控制翅膀追捕昆虫之技术比任何鸟类均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某些昆虫也有对抗之法,从而能巧妙地摆脱蝙蝠的追捕。

    在鳞翅目昆虫中,有一个较大的家族叫夜蛾,全世界共有2万余种。夜蛾和蝙蝠一样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但在自然的情况下,蝙蝠却很少能够捕捉到夜蛾。科学家观察到,蝙蝠向夜蛾飞扑过去,但却总是当它还未达到夜蛾跟前时,便已被夜蛾所感知,从而逃之夭夭了。夜蛾逃避蝙蝠追捕的方式也是千姿百态:有时收起双翅,紧急降落到地面;有时笔直地倒栽下来,一动不动地潜藏在地面;有时横拐竖拐,颠倒飞行或作螺旋线飞行等,使蝙蝠无从下手。夜蛾属于体形比较大的昆虫,应该说更容易被蝙蝠发现,但为什么蝙蝠却捕捉不到它们呢?

    原来,夜蛾身上长有一种奇妙的“耳朵”——鼓膜器。这种鼓膜器位于夜蛾胸、腹之间两側的凹处,外面是一层角褶皱和鼓膜,里面有气囊、感觉器和鼓膜腔,腔内有两个听觉细胞和一个非听觉细胞,这就构成了它的“耳朵”。这里的神经纤维相互平行,形成一束鼓膜神经,与主神经干联接并通向胸神经节。它的“耳朵”非常灵敏,就是在充满噪声的情况下也能接收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当蝙蝠飞到一定的距离(最远为30米远)时,夜蛾的鼓膜器就会得到警报,觉察到蝙蝠的到来。

    有一些夜蛾还具有防御蝙蝠回声探测的反回声探测装置。在这些夜蛾附肢的关节上有一种振动器,它能随着腿部肌肉的收缩而发出一连串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的振动频率正好在蝙蝠听得见的频率范围内。这种超声波干扰信号被蝙蝠听到,便不能很好地确定目标了,从而在夜蛾有效的干扰中失去了准确定位的能力。同时,夜蛾身上覆盖的一层厚厚的绒毛也开始“战斗”,吸收蝙蝠发来的超声波,使蝙蝠收到的回声的强度减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蝙蝠声呐系统的作用。

    有人总结了夜蛾反声呐战术的几大特点:一是主动侦察,提前发现敌情;二是及早报警,早做防御准备;三是积极干扰,迷惑天敌;四是吸收超声波,减少回声;五是变化战术,巧妙逃避。它们就是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形式躲过了蝙蝠对它的捕食,从而保存了自己。

    在漫长的协同进化中,蝙蝠施加的捕食压力导致夜蛾和其他一些夜行性昆虫一系列特征的进化。而昆虫的适应性特征也同样影响着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和它的捕食策略的改进。生物的进化适应真是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责任编辑】庞 云, 百拇医药(湘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