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2年第15期
编号:12743069
民间的“作主”与“点主”习俗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百科知识 2012年第15期
     汉语“主”字有多义,其一为“神主”。所谓神主,又称木主、牌位,也即写有死者姓讳、身份、官职、封谥等供人们祭奠的灵牌。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为故去的长辈制作灵牌的过程称“作主”;而请人用朱笔补上灵牌上“主”字一点的仪式则称“点主”。“作主”、“点主”之俗流布广、影响大、讲究多,成为国人践行“慎终追远”孝道观的重要载体。

    “作主”之俗起源早

    据文献记述,作主之俗周代即已存在。《谷梁传·文公二年》有“丁丑作僖公主”(丁丑这天,作鲁僖公的神主)句,晋人范宁解释称“为僖公作主也,主盖神之所凭依”。正因为“主”乃“神之所凭依”,所以才有“神主”之说。据陈梦家先生研究,周之前的商代即已有作主之俗:“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为‘示’。示有大小之别:‘大示’是直系先王,‘小示’是包括旁系先王的。……宗庙建筑有许多名目,如东室、南室、大室、小室等是祭祀之所,宗、家、室、亚等是藏主之所。”
, http://www.100md.com
    与作主之俗同时存在的,是一种被称为“尸”的祭祀形式。孔子曾言“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祭祀时有尸,宗庙内有主,引导百姓有所敬仰。修宗庙,行祭祀,教育百姓不忘孝道)。此处之“尸”,是指代替死者接受祭祀的活人。这是商周时代流行的一种特殊的祭祀仪式,即找一个活人来代替死者接受亲人的祭祀。担纲“尸”者通常是死者的臣下或小辈:“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尸,卿大夫以下以孙为尸。”这一仪式过程称“飨尸”。之所以有尸祭,按郑玄的解释:“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也即让孝子祭祀时有所依凭。周代曾经尸祭与主祭并行,战国之初尸祭趋于消亡,只存主祭之俗。

    事实上,先秦时期的作主之俗也只存在于天子、诸侯等社会的最上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见到的史料仅述天子、诸侯神主牌尺寸的原因。延至汉时,方有庶民作主的文献记述。《天平御览》卷五三一引《五经异义》记载:“大夫、士无昭穆,不得有主,今山阳民俗祀有石主。”至唐代时,仍有三品以上方可立主的规定。自唐而后,“士大夫奉主于宗祠,乡民奉主于家”,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现代。
, 百拇医药
    “点主”之俗发端迟

    作主之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点主之俗却是后起的事情。在宋之前的文献中我们没有见到“点主”的相关记述,可知“作主”与“点主”并非同时发生。

    “点主”之事大量地出现在明清两代的文字记述特别是文学叙事中。《金瓶梅》第六十五回中有“西门庆易服,备一对尺头礼,请帅府周守备点主”。《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也有“又请姜副使点主,刘游击祀土”。应该说,明清两代是“点主”习俗的发生、发展期。

    传承至后世的点主仪式有着大致相同的仪式过程:一般是在出殡前一日举行,如停灵日久,也可另择吉日。丧家先期备一神主牌,请文人秀士题写如“故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之神主”,留有“主”字上面一点不写。神主牌的夹层内题写死者生卒年月、享年若干岁等。仪式开始前,丧家用仪仗把点主官请来,孝男孝女一齐跪迎。仪式开始后,恭请点主官入座,孝子脱掉麻衣,抱神主牌跪于案前,执事者接过神主牌置于案上。点主官身着礼服、入座点主之前,先向神主牌施礼,随后用新毛笔蘸上朱红,添上“主”字上面一点。也有的“神”字右边一竖事先不书,留待“点主”时再题,这称“通神”。点主仪式结束后,丧家要备宴款待点主官,有的谢以酬资。
, http://www.100md.com
    一般人家的丧事点主只请一位点主官,称“鸿题大人”;也有的大户人家请3位点主官,除“鸿题大人”外,另两位称“襄题大人”(俗称“副点主官”)。在“点主官”的人选上也很有讲究,民国《沧县志》称“延兼齿、德、爵三达尊者点主,曰‘大宾’;乡里之间,以老孝廉或子贵受诰封者为最相当”。也有请和尚点主的,富裕之家多请社会名流,如清代末科状元刘春霖就曾给上海犹太裔富商哈同点过主,民国“文治总统”徐世昌也曾给袁世凯点过主。丧家最忌请当过法官的人点主,因为他们曾用朱笔勾决犯人。

    “神主”制放讲究多

    国人讲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作主”和“点主”之俗的发生是“祭尽其敬”的反映,而人们在神主牌材质、形制、放置上的讲究更是“祭尽其敬”的体现。

    神主牌以木质为主,夏人用松,殷人用柏,周人用栗。之所以用木,古人认为“庙主用木者,木落归本,有始终之义”。木质“神主”又有“桑主”、“栗主”之分。《公羊传·文公二年》说:“虞主用桑,练主用栗,用栗者藏主也。”“虞主”又称“桑主”,也即古代死者入葬后虞祭(既葬之后的祭祀)时所立的神主。之所以用桑,因“桑”、“丧”谐音,以“桑”喻“丧”。练主又称“栗主”,则是丧满一周年练祭(又称“小祥祭”,亲丧周年祭)时所立的神主,用栗木作成。此时,要把桑主埋掉,把栗主安置在宗庙,供人们岁时祭祀。之所以用栗,按《论语》解释,取“使民战栗”之意,民间则有“立木教子”之说。后世除有些大家庭使用桑主外,一般家庭大多一次性使用栗主。
, 百拇医药
    关于神主牌的形制,清人吴荣光在《吾学录初编》中做了详细地介绍:神主牌以栗木制成,通高约一尺二寸,由牌趺(底座)和牌身两部分组成。两个部分皆有尺寸限制,牌趺四寸见方、一寸二分厚,牌身三十分宽,也是一寸二分厚。牌身顶有圆首,圆首下为额。牌身从中间剖为内、外两片。外片称“粉面”,以孝子的口吻书写“高曾祖考”等内容,旁题主祀者的名字,如“孝子某奉祀”;内片称“陷中”,以乡党的口吻书写“爵姓名行”,左书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右书死者葬地方向。

    神主牌的放置也很有讲究,一般置于祠堂上厅神案之上。按朱熹所言,“神主皆藏于椟中,置于桌上,南向,龛外各垂小帘,帘外设香桌于堂中,置香炉、香合于其上,两阶之间又设香桌,亦如之。”一块神主牌代表一位祖先,传承久远的大宗族的祠堂里,往往分几层陈列着几十块甚至上百块神主牌。人们岁祭祖先神主,缅怀着祖先的业绩,体悟着祖先的荫余,感受着血脉的传承,尽享着天伦的温馨。

    【责任编辑】王 凯, 百拇医药(刘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