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年第9期
编号:13165435
万安老街“旺”休宁(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百科知识》 2013年第9期
     休宁万安老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它所在的万安镇,地处徽州之域世称“中国第一状元县” 的休宁县海阳城东,是古徽州四大名镇之一。万安镇位处黄山南麓、齐云山北边、横江之畔。万安老街是徽州一条最古老的街、最长的街、最有特色的街、至今保存原貌最完整的街。由于这条街的特别,乡间一直流传着“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的民谚,以此赞誉万安街当年比休宁县城还要繁华。休宁当地农人呼“万安老街”为“蔓街”“万街”, 休宁方言把“万”读作“蔓”,其实是徽州人至今流行的方言中保留了中华上古的古音。在古书《唐韵》上,繁体的“万”字,其注音就明标有“音蔓”。古徽州人大多是汉、宋以来的中原移民,在方言土语中这类遗存很多。在演变中,休宁土话“万”与“旺”又同音,故而“万安老街”又有了“旺街”之名。

    休宁万安老街是怎样“旺”起来的?“旺”在哪些方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商贸名街

    万安老街所在的万安古镇,坐落在号称徽州粮仓之一的休宁城东,紧邻屯溪商贸中心,紧傍新安江源头水之一的横江,上连祁门、黟县、浮梁、婺源,下连歙县、淳安、金华,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历代徽州人进出徽州的重要水路码头之一。从这里上船,沿横江、新安江顺流而下,3天就可到杭州。
, http://www.100md.com
    早在1700多年前,万安就已成为三国时海阳县治的所在地。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万安老街逐渐人烟密集、商贸繁荣,成为休宁城东的一个商贸中心。明代弘治《休宁县志》就记载:万安老街是“旧市街,长二里”。在这里,休宁各地的粮、油汇集交易,万安周边的金佛山、松萝山、榔源山、金兰山的茶叶等土特产沿街亮相,从杭州等外地贩运来的各类商品许多也在这里上岸,发往休宁各地。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流,促成了万安老街的商贸繁荣。这条老街一度发展为长五华里,沿横江分上街、中街、下街三段长街的繁华街市。

    万安老街上为清一色徽派砖木结构古民居建筑。傍水的街面房,一面当街,大多店铺为活动门板,早上卸下,晚上拼起。临江一面则大多是吊脚楼式,一般两层,楼下前店后

    坊,楼上供人居住。沿街店铺五花八门,以服务农村农民生产生活为主要业务,店面装璜大多素净简朴,少数饰以精致的砖木石雕,没有各种大小匾额,有的就在墙上用墨刷上“某记某号”,或挂一个布幌、钉一块木头招牌,显得古朴原始。
, 百拇医药
    整条老街的路面由石板铺就,S形蜿蜒伸展,街上店铺挤挤压压,到20世纪40年代,沿街仍有布匹、百货、山杂货、陶瓷、粮油、糖坊、酱园、食品、烟酒、典当、国药、徽墨、罗经、糟坊、客栈等50多种行业200多家店铺和手工作坊,商品数千种。沿着主街分布有十几处亲水码头、80多条巷弄,使老街四通八达,便利商贸往来。

    由于街道狭长,两边徽派民居密密匝匝,店铺作坊林立连片,万安老街因而又被人们称为“一线天”街市。在街面从事经营的,不乏几百年以传统手工工艺名传四方的老字号、老商号。坐落在老街下街的杜氏豆腐坊,老人老招牌,大铁锅、大木榨,传统手工作坊,生产的正宗徽州毛豆腐地道,质量好,生意长年红红火火。

    在历经历史风雨冲刷之后,万安老街当年熙熙攘攘的繁闹景象已成过去,但至今我们仍可以从沿街那些古老的店号牌匾遗存,街巷店铺门板、石狮、石鼓旧物等遗迹中,窥探和感受当年万安老街商贸的繁华。

    历史重镇
, http://www.100md.com
    万安老街之所以“旺”,主要还在其人文历史底蕴格外丰厚。

    老街之东的古城岩,早在1000多年前,就先后为休宁、古新安的县、郡治所在地。1300多年前,徽州农民首领越国公汪华据有歙、宣、杭、婺、饶、睦六州之时,这里还曾是汪华的六州郡马府的所在地。古城岩上曾建有“汪王故城”,被民间称为“万安山”“万寿山”。 “汪王故城”的营建直接促成了万安老街的繁盛和发展。传说,宋太祖赵匡胤也曾经过古城岩,在徽派民居屋檐下避雨,因而引出了徽派民居“双重屋檐”的故事。还传说,明太祖朱元璋亦曾在这里躲避陈友谅追捕,留下了“藏身洞”等遗迹。传说与文天祥齐名的抗清民族英雄休宁人金声,当年经常在古城岩上舞剑练功,留下了他炼剑的“炼心石”等遗存。

    在古城岩,还有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的还古书院,这是一个当时在徽州比较特别和有影响的书院。徽州作为“程朱阙里”,明清时期朱熹的理学思想在徽州学人和民间社会得到广泛崇仰,徽州之域基本上是孔孟儒学一统天下,“儒风独茂”。万安老街边的这个还古书院,却频频延揽江浙一带陆王心学的著名学者来徽州坐坛讲学。其论学和朱熹理学相异相对,成为徽州王学传播的一个基地。到了清初之后,还古书院才在当政者的强制规定中改崇朱子儒学,还古书院成为徽州学术生态多元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例。
, 百拇医药
    在万安老街下街屯溪巷一带的直街上,还有赵氏“进士第”建筑遗存。徽州休宁赵氏家族万安一支,唐以后在万安老街旧市直街发迹,历代为官为商,人才辈出。明末清初,大学者赵吉士以文入仕,其弟赵靖士、赵俊士也先后考中武进士。赵吉士著述《寄园寄所

    寄》一十二卷,在民间有各种刊刻本流传,该书对徽州风情特别是徽商史实有大量详尽生动的描述,成为今人认知徽州地域文化的重要文献。

    在万安老街东端的一个巷弄里,有一幢两层徽派民宅。这是万安镇国学功底很深的秀才吴尔宽坐馆的私塾,亦即陶行知启蒙馆旧址。1898年,7岁的陶行知先生因寄养在万安附近外祖父家,来此拜吴尔宽老先生为师就学,7年的私塾之学奠定了陶行知的学问基础。1908年,17岁的陶行知在歙县崇一学堂毕业,在这万安老街边的“古城岩下,水南桥边”码头上船,往杭州求学,与送行的父亲洒泪相别。万安老街旁父亲的身影,给少年陶行知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1930年,陶行知有《献诗》一首怀念这一相别情景:“古城岩下,水南桥边,三竿白日,一个怀着无穷希望的伤心人,眼里放出悲壮的光芒,向船尾直射在他儿子的面上,望到山水天,合成一张大嘴,隐隐约约地把个帆影都吞没了,才慢慢转回家去。我要问芳草上的露水,何处能得当年的露珠?”陶行知写道:“回想初别情景,历历如在目前。今特追摄入诗,送别人竟不及见,思之泪落如雨。”, http://www.100md.com(方利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