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62032
从中国的反导系统谈起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百科知识》2013年第11期
     2013年1月27日,我国再次成功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也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该试验。早在2010年1月11日,我国进行了首次试验,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2个开展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国家,一时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系统

    迄今为止,各国能够部署或正在研制的反导系统根据防御区域大小和被拦截导弹所处飞行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点防御”系统,也叫“末段”防御系统,即在来袭导弹飞行的末段实施拦截。主要用于保护小的地区,如机场、港口、指挥通信中心或机动作战部队等等。由于“末段”防御系统都是在大气层内较低的高度(通常在30km以下)拦截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因此也称为“低层防御”系统。第二类称为“区域防御”系统或中后段防御系统,即在来袭导弹飞行中段的后段实施拦截。主要保护较大地区(直径100~200km以上地区),如城市或发射导弹的重要设施等。由于这类系统设计在大气层内高空(30km以上)或大气层外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因此也称为“高层防御”系统。第三类为“助推段/上升拦截系统”,用于拦截刚发射不久、仍处于助推飞行中或上升飞行中(即中段的前段飞行中)的弹道导弹。

    从反导作战的整体来看,中段反导具有较强的技、战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拦截效果和附带损伤两个方面。从拦截效果来看,中段反导在拦截时间和拦截概率上都有较好的条件。由于弹道导弹的初始段时间很短,在预警时间不足和拦截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对大部分拦截手段来说,中段是当前对来袭弹道导弹的最早可拦截时段,也是实现尽早拦截的最佳时机。同时,弹道导弹处于中段飞行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初始段和末段。如:以洲际导弹为代表的远程弹道导弹,飞行时间总长为30~40分钟,中段飞行的时间就占据了20~30分钟,从而为防御方提供了足够的拦截时间。因此,在这么长的时间段内,防御方可以从容实施多次拦截,使拦截成功率大大提高。

    从附带损伤来看,由于弹道导弹中段飞行都处于大气层外的太空中,因此拦截成功击毁目标后所产生的大量碎片要么漂浮于太空中,要么在进入大气层时被烧毁,不会坠落于防御方的领土,造成大面积的附带损伤。尤其是对生化弹头的拦截,产生的生化效应大部分都会在太空中消散殆尽。即使是拦截核弹头产生核爆炸,其效应在穿过大气层时也会被大幅度削弱,所造成的附带损伤要比在大气层内爆炸小得多。因此,中段反导对防御方来说,是一种最为干净和安全的拦截方式。

    然而,尽管中段反导优势明显,但实现的技术难度也是最大的。其中,对来袭目标的准确识别和精确撞击是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我国到目前为止仍未彻底突破技术难关。由于大气层外极为特殊的真空环境,使用于掩护弹道导弹真弹头的诱饵弹在体积、速度等方面的模拟均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很多型号的弹道导弹都是在这一飞行阶段中释放诱饵弹头和进行变轨机动实施突防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准确区分真弹头和诱饵弹,以及捕捉到真弹头的难度都很大,这对反导系统的探测能力要求比较高。

    防御方如果要有效实施中段反导,就需要在广阔的太空战场布设规模庞大的预警探测系统,不但在探测距离上要能覆盖拦截目标的飞行路径、在探测精度上精确跟踪目标,更要能够综合多种探测手段,准确区分、识别和捕捉目标。

    与拦截大气层内弹道导弹的末段反导采用“破片杀伤”的方式不同,拦截大气层外弹道导弹的中段反导主要采用的是“碰撞杀伤”方式,即以拦截弹头高速运动产生巨大的动能,以点对点的直接撞击摧毁目标。因此,中段反导对于撞击的准确性要求很高,要求拦截弹具备灵敏准确的快速姿态调整和目标锁定能力。有人将中段反导的拦截方式形象地比喻为“在太空中用大炮打苍蝇”。美国在之前进行的十几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中,造成失败的原因基本多出在探测目标失误和拦截弹头不能击中靶弹两个问题上。

    正是因为具有明显的优势,尽管技术实现难度很大,中段反导仍然备受重视,成为大国构建自身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在美国构建的“多层多段”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中,中段反导占有相当的比重。

    最具代表性的是人们熟知的美国陆基中段防御系统(GMD)。该系统研制于1997年,2002年开始边部署边试验,主要由国防支援卫星、高轨道天基红外系统、太空跟踪与监视系统、升级后的早期预警雷达和海基X波段雷达、陆基拦截导弹,以及作战管理和战斗指挥控制系统组成。其中,耗资9亿美元的海基X波段雷达功率强大,可以发现数千英里之外的棒球大小的物体。部署后可以辨别出诱饵导弹弹头与真弹头。GMD配有专门的动能拦截杀伤器,从地下井发射升空进行拦截。“陆基中段防御”系统主要用于高层中段反导作战,重点任务是保护美国本土免遭来自敌国的有限战略弹道导弹袭击和反击。

    此外,美国典型的中段反导系统还有海军全战区系统(NTW),又称海军高层区域防御系统,可拦截外层空间的飞行目标,最低拦截高度80km,最高可达500km,最大拦截距离为1200km。NTW建在现有的“宙斯盾”作战系统和海军区域导弹防御系统上,用于来袭中远程弹道导弹上升阶段、弹道中段和下降阶段的拦截。具体来说,就是能在靠近敌人导弹发射阵地的地方进行上升阶段的拦截;当目标飞越海面或沿着海岸飞行时,沿着目标的弹道进行拦截;在靠近防御区域的地方提供对下降阶段的目标的防御。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部署了实战型的陆基中段反导系统。这也是中国试验陆基中段反导技术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中国成功进行了两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但试验终归是试验,因为拦截时可以先获知目标导弹的发射时间,而导弹的瞄准目标也是已知的。从客观上来说,中国无论是反导总体,还是陆基中段反导,都不足以与美国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程度相提并论。在陆基中段反导系统中,拦截弹仅仅是一个分系统,实战拦截需要在太空部署有红外预警卫星,敌方洲际导弹一发射,卫星即探测到导弹尾焰做出预警。卫星预警后,开始调用远程预警雷达对敌方弹头进行跟踪,计算拦截弹道,并引导己方拦截弹发射,才能将敌方弹头撞碎。

    【责任编辑】林 京 (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