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百科知识》 > 201317
编号:13718391
“炫食者”,人如其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百科知识》 201317
     最近,心理学家瓦莱丽·泰勒在加拿大肥胖会议上发表了题为“食物癖:社会与食物的复杂关系”的演讲,她认为有些人对食物过分关注是一种病态心理。于是相关媒体宣称,人们在平时就餐前对食物拍照并上传到网络的行为,可能预示着心理疾病。国内媒体则把这种行为称为“炫食”。

    “炫食”:如何连结自我和食物

    事实上,“炫食”这种行为非常普遍,而且并不一定是问题行为。只有到了逢吃必拍或者只拍食物的时候,才有可能是心理疾病的征兆,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强迫症或囤物症。“炫”是一个旁观者的定义,就传照片者本人而言,这一客观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用食物或就餐经历来展示自我(形象管理或自我披露)或者保存自我记忆(自传体记忆)。前者是建构自己的外部自我形象,后者是建构自己的内部自我概念。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动机的层次模型,系统地归类了人类行为的原因。这个模型的最底层是基本的生理需要,例如食物、水、性欲等。毫无疑问,“民以食为天”,食物最先满足人的食欲。但食欲不是“炫食”行为的基本动机,人们要通过“炫食”行为来满足的,其实是人自尊的需要。自尊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总体评价,通俗点说,就是人对自己的情绪体验。在这里,“炫食”行为就是通过把自我和积极的事情联系起来,从而让自己有价值感。
, http://www.100md.com
    “炫食”:一种自我形象管理

    在饮食心理学领域,大家有一个习以为常的行话(也是西方谚语):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这是指饮食可反映一个人的性格与生活环境。反过来,人们也利用“择食”行为来展示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即成为自我形象管理的一种手段。

    “炫食”能被用于自我形象管理、用来建构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形象以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尊重,则要从食物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说起。

    食物自古以来就是区分社会地位的象征。直到1930年,世界上第一个超市在美国纽约出现,才使人们的饮食逐渐大众化。当时,即使是很富有的人也要到超市购买食品,饮食跟平民无异。渐渐地,不安分的中产阶级及更上层人士为了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又开始寻求“吃不一样的东西”,以示自己的不同。总的来说,社会地位高的人们的食谱更具多样性,因为他们不断寻找不一样的食品,甚至珍稀动物也不放过。
, http://www.100md.com
    而《个性与社会心理学评论》在2002年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了446个样本人群的数据,得出社会经济地位与人的自尊水平正相关的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炫食”行为可以搭建起食物和自尊需要间的桥梁:通过展示自己的多样美食来显示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以此塑造社交网络上的自我形象,从而获得自我提升。

    “炫食”:一种自我披露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秀”出自己的行踪、心情以及其他经历,是人自我披露行为的一种表现。而这种网络上的自我披露行为,也被证实最终是指向我们的自尊需要。

    社会心理学的客体自我意识理论认为,一些唤醒自我意识的刺激物(例如镜子、照片)会使我们有机会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比如站在镜子前看镜子里的自己),这样容易产生一种实际的行为和自己期望的行为之间的落差,而当人自认为无能为力消除这种落差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进而降低自尊感。
, http://www.100md.com
    但是,最新的网络心理学研究认为,这种传统的理论不适用于网络上的客体自我意识。类似地,研究者把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心情记录和状态更新看成是一面线上的镜子。不过,这面镜子的特点是非即时性,允许人们延时暴露自己,还可以对自己有所保留。因此,人们在线上自我披露的个人信息是具有选择性的。

    这一选择性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上的自我披露来获取自尊感,例如,不善日常社交的人可以通过发布令别人感兴趣的信息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并引起交流;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自我披露郁闷来获得好友的安慰;看到好东西时分享一个照片引起大家关注。来自康奈尔大学的一篇论文表明,在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上乐于自我披露的人们拥有更高的自尊感。

    “炫食”行为是自我披露行为中的一种。发布美味食物的照片获得大家的“赞”和引起大家的讨论,这无疑是让自己感觉良好的。

    “炫食”:构建自我概念的需要
, 百拇医药
    “我是谁”这个问题不只是苏格拉底在思考,实际上所有人都在有意或无意间思考这个问题。自我概念就是关于“我是谁”的认识。婴儿的心理就是一张白纸,然后逐渐萌生关于自我的概念,不断充实和修改关于自我的认识中成长。因此,人天生具有记住关于自己的事情的需要。人们通过这些个人的生活事件来认识自己。有时候,“炫食”就是为了记录或者纪念。

    另外,人喜欢记住令自己开心的事情。《应用认知心理学》的一篇文章对比了人们在经过3个月、1年和4年半的时间后对一些私人事件的记忆和评价。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所有事情的评价都没那么极端了,开心或不开心的都趋向于中性化。但是,这种“去极化”的时间效应在不开心的事情上表现得更快更明显。这表明人们愿意记住令自己开心的事,而尽量排除不愉快的事情。

    食物也不例外。如果吃到一道好菜或者参加了一个快乐的聚餐,那么人们当然希望记住它们。这种行为与人们在旅游景区留影,或狩猎时代人们在捕捉到猎物后留下其骨头或皮毛以示纪念是相似的。

    这些做法可以构建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生活中的其他威胁。这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的压抑这个防御机制是一致的。但是,如果过度地“怀旧”,所有吃过的东西都要拍照留念,那么就会形成我们所说的强迫症或者囤物(照片)症。

    在自我和食物之间,必定还有其他联系,而不仅仅是文中提到的这3种。但是,无论是哪种,都不能随便判断其是对还是错,只有到了极端的时候,才会产生问题行为,然而这种个案十分稀少。我们不能因概率极低的“噎”而废食,也不应谈“炫食”而色变。

    【责任编辑】张小萌, http://www.100md.com(何吴明)